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細胞中間有個細胞核,小細胞要靠顯微鏡才看得到,至於大細胞則肉眼可見,蛋即是一例。蛋黃就是細胞核,蛋白就是細胞質。人類的每一個細胞核中共有四十六條染色體,也就是二十三對染色體。

     核酸(nucleicacid)有兩種:一種就是由細胞核裏分離出來的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簡稱為DNA);另外一種稱為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簡稱為RNA),大多是在細胞質內。這兩種核酸分別有四種核苷酸鹼基(basenucleotides)所組成:

A(腺嘌呤,adenine)、T(胸腺嘧啶,thymine)、G(鳥嘌呤,guanine),和C(胞嘧啶,cytosine)。但RNA的五碳糖部分不是去氧核糖而是核糖(ribose)一所以RNA稱為核糖核酸,而DNA為去氧核糖核酸。但這些鹼基成對地分布在DNA上,數量有數十億個。

    所以在DNA的結構中,會因為這種鹼基與鹼基之間的吸引力,使得兩股DNA會互相吸引,而形成雙股的結構。而這種結構在自然界會自動形成螺旋形,所以一般又稱雙股螺旋,這個DNA結構,於1953年由華生(James Dewey Watson)與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所提出。

科學家現在己經知道,人類基因都固定地依次排列在緊密蜷曲的三呎長DNA上,而DNA則很神奇地包含在每個人類細胞中心,寬度不到千分之一吋的細胞核裡。換言之,染色體是由DNA和一些鹼性蛋白質所組成,而基因就在DNA上。

    基因的個別結構決定於四個鹼基的序列,而每個基因平均包含有一千到三千對的鹼基,因此,基因的結構是取決於它內部幾千個鹼基對的實際序列。

    DNA鹼基組成遵循Chargaff法則。

[A]=[T], A一定與T配對組合)

[G]=[C], G一定與C配對組合)

[嘌呤]=[嘧啶],

    如果一條鏈帶上的鹼序為TTGCC,互為補鏈帶的相當部分必是AACGG

    人體基因之總體單倍體約為三十億鹼基對所組成,在此三十億鹼基對的DNA為人類生命現象的資訊來源,而於DNA的鹼基序列上複製RNA,則這一段DNA區域就是基因(gene)。每一基因約有30-60kb鹼基對,Kb表示核酸的長度,等於一千核苷酸。這種複製的RNA為一種,攜帶基因的訊息,由細胞核轉移至細胞質內,但基因固定不動。最近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基因約有一萬多個,大部分為蛋白質基因,因此當RNA帶著DNA的訊息進入細胞質後就開始複製蛋白質。

    複製蛋白質時在一對染色體中只使用其中一條,而且僅有少數在運作,其餘都在休息,這就是生命很奧妙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