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指的是發生在大腿至小腿內有鼓起的靜脈曲張的意思。現今高齡者增加,加上妊娠、生產、站著工作等因素,都容易引起下肢靜脈曲張。最近另有因長期做家事,養育子女,到了中年以後忽然發現自己的腿上長了靜脈瘤,此類病患也在增加。在臨床上最多見的就是生產後慢慢發病,其次為護理師、美容師、烹飪師、外科醫師等站著工作的人最多見。

    雖然一般病患注意到下肢靜脈曲張,但多半不在乎,等到有香港腳或外傷引起腿部鬱血、發炎、紅腫,甚至形成血栓,然後始到醫院看診。這時要注意的是鑑別診斷,那就是軟部組織炎、蜂窩組織炎、淋巴管炎等都需要鑑別。

    最大的問題是深部靜脈曲張,通常靜脈曲張是較表淺的靜脈,同時要注意深部靜脈是否因血栓而發生阻塞。發生深部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通常以中高年較肥胖的女性患者較多,大體上發生於左下肢。此類病患常是長時間坐飛機而發生深部靜脈血栓症,其危險因子為最近注意到的腿部靜脈曲張。

    最初觀察到深部靜脈血栓症,常發生在飛機經濟艙級的旅客身上,而被冠以「經濟艙症候群」。但事實上不管坐位的等級,甚至飛機外的交通工具,如長途巴士、火車、小轎車,長時間不活動都有同樣的危險。日本於20041023在中越地方發生芮氏6.8級的地震,其後餘震不斷,很多人不敢回家,躲在小轎車不活動,久而久之發生了靜脈血栓症。所以最近提倡改為「旅行者的血栓症」(Traveler’s thrombosis)

    下肢靜脈分為深靜脈與淺靜脈兩組,深靜脈在肌肉之間與同名動脈伴行。淺靜脈在筋膜淺面,分為大隱靜脈(Great saphenous vein 與小隱靜脈(Small saphenous vein)。大隱靜脈起源於足背靜脈網內側,經內踝前方,下肢內側上行,注人股靜脈。小隱靜脈起自足背靜脈網的外側,經外踝後沿小腿後外側上行,在膝窩(politeal fossa, 又譯膕窩)穿過深筋膜注入膝後靜脈(politeal vein)

    在正常情況下,下肢靜脈血向心回流,依靠心臟搏動所產生的舒縮力,肌肉舒縮的泵作用及呼吸時胸腔內順壓吸力等三者的組合作用。瓣膜在血液回流過程中,使之單向流動,不能發生返流。

    在下肢深淺靜脈和交通支靜脈內都有瓣膜存在。大隱靜脈進入股靜脈附近,小隱靜脈進入膝後靜脈的開口,以及深淺靜脈交通支靜脈內,均有較堅強的瓣膜存在。這些瓣膜呈單向開放,保持血流從遠端向近端或由淺向深部流動。若瓣膜發生功能不全,則血液逆流而出現靜脈曲張。

 

    在治療方面,家庭主婦避免長時間站著工作,其實那是不容易辦到。另一種方法是家庭主婦可以利用睡覺的時候把腳抬高,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可穿從腿部外側壓迫的彈性襪,尤其採用醫療用彈性襪更好,但是不容易買到。如果是輕度的靜脈曲張,可以到百貨公司,或網路購物,可以買到保健用彈性襪,雖然壓迫的力道不大,但穿這種襪子,症狀就會減輕。

    由於本病的症狀並不明顯,在外科治療上視為良性疾病,與惡性腫瘤的治療有一點不一樣。因此選擇手術的時期要視症狀,例如腿部會感覺重重的不舒服,會癢,有水腫,腳踝有色素沈著,還曾抓破皮,因而發生鬱滯性皮膚炎(stasis dermatitis)。症狀按其輕重分類,由中度到重度的程度加上日常生活有不便的地方那就要治療。

    在檢查方面最好的是超音波檢查,可以不必做靜脈顯影就能檢查,可以使用本法做靜脈血栓症的鑑別診斷。

    在治療方面,抽除(stripping)曲張靜脈手術,仍是目前的標準治療,但是這種治療的副作用還是不能避免。在作抽除術而發生神經障礙的有5~10%,因此現有分段的抽除術,或向內側內翻後再拔除的方法。另一種方法是不作抽除術,而在曲張部高位結紮後再作硬化療法。靜脈曲張是由於大隱靜脈與小隱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液逆流,從此結紮,其次使用硬化療法。硬化療法使用的藥物為aethoxysklerol,作了靜脈硬化療法後,有的靜脈還是會再開通,此方面還要加強研究。

    目前在歐美是使用靜脈內雷射治療(Endovenous Laser TherapyEVLT),以微小的傷口將光纖導管置入靜脈腔內,照射時間約10~20分鐘,在光纖移動過程中釋放能量引起血管內膜產生熱損傷及收縮以破壞曲張的靜脹,進而導致靜脈閉合,纖維化和吸收。由此可見,將來靜脈曲張的治療可能以雷射手術為主流。

    關於預防,當然工作時不要站得太久,話雖如此,但又不能不工作,因此預防可以說很難,尤其對有妊娠、生產後的婦女,宜早期使用彈性襪,防止靜脈鬱血。其次就是減肥,每日作適當的運動,過著有規律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