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患被C型肝炎病毒感染時,除在肝臟引起發炎外,C型肝炎病毒還是會對其它器官或組識造成感染,這是近來才開始發現。C型肝炎的肝外病變除了有末梢血液中的淋巴球及B細胞外,其它還有皮膚、唾液腺、口腔粘膜、骨髓、心肌、甲狀腺及胰臟等。現在發現C型肝炎的肝外病變是得力於可檢查HCV-RNA

    肝外感染最多見的就是冷凝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因冷凝球蛋白血症有多種型態,而在C型肝炎的肝外病變所見到為混合型冷凝球蛋白血症(Mixed Cryoglobulinemia)較多見。另一種為惡性淋巴腫,尤其是B細胞非何杰金氏(Hodgkin’s disease)腫頗為有名。其它還有扁平苔癬、口腔扁平上皮癌、修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 Syndrom),膜增殖性腎絲球腎炎、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Porphyria Cutanea TardaPCT)、慢性甲狀腺炎、心肌症、 肺纖維症。最近發現與糖尿病也有關,因此本病與代謝與免疫都有關。

    如果談到發生頻率,即使在日本也不可能每一位C型肝炎都做冷凝球蛋白血症的檢查。但至少有一種以上的肝外病變的機率為35-75%,發生肝外病變的幅度變化很大。實際上發生問題的計有:冷凝球蛋白血症引起的血管炎的皮膚症狀,以及需要治療的惡性淋巴腫、口腔扁平上皮癌。在日本因C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並不多見。

    談到肝外病變的發病機轉有各種的研究報告。2005年日本「虎之門病院」曾對C型、B型及酒精肝病的慢性肝病做屍體解剖,對腎病病變、唾液腺炎、慢性甲狀腺炎、心肌症、 肺纖維症等5種疾病加以研究,結果發現如果C型肝炎病毒的抗體在19%以上,即有2種以上的合併症,因此丙球蛋白的高值很可能與肝外病變的發生有關。東京大學的小池研究小組,發現包膜蛋白( E2. 1. Gene encoding HCV envelope protein)轉移到基因轉殖鼠可引起唾液腺炎。胰島素阻抗與HCV核心蛋白(Core)也有關。同時日本久留米大學的佐田研究小組報告C型肝炎病毒與扁平苔癬、口腔扁平上皮癌有關。

從日本的臨床經驗顯示,有一位55歲的女性罹患扁平苔蘚,HCV抗體陽性,其轉移酶(Transferase也有變化。治療使用glycyrrhizinic acid製劑復方甘草甜素(商品名:美能;英文:StrongerNeo-MinophagenC,SNMC)是最先由日本于1948年開發以甘草酸(甘草甜素)為主要成分的靜脈注射製劑,肝功能改善後扁平苔蘚也改善。

至於C型肝炎的治療,經治療後有的會治癒,但也有無效。

另一位為C型肝炎後變成肝硬化的65歲的男性病患,職業為水泥工,有一天在很冷的天氣下在地下室工作,突然發生下肢無力與疼痛,同時發生多數紫斑,檢查結果為冷凝球蛋白血症引起的血管炎.。有一例為C型慢性肝炎的病患使用干擾素(Interferons)治療,經治療後HCV-RNA消失,但却發生腹部不適感,於是做腹部CT照像,腹腔內的淋巴腺腫大,其後的檢查結果為惡性淋巴腺腫。還有一病例C型慢性肝炎的病患,因對日光過敏,到醫院檢查為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Porphyria Cutanea TardaPCT)干擾素治療後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    也好轉。

    通常使用干擾素治療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惡性淋巴腫、冷凝球蛋白血症、扁平苔癬等有改善的報告,但也有惡化的報告,因此使用干擾素治療並不是所有病例都有效,此點要特別注意。

    C型慢性肝炎時,如發現有結節性紅斑或壞疽性膿皮症時,很可能會有腸管病變,有可能會發生潰瘍性大腸炎。同樣診療C型肝炎病患時不要把它當成局部的肝病,應把它視為全身性疾病,因此還要注意肝外的病變,此點很重要。

    在慢性肝炎罹病期間,與肝外病變有關的就是丙球蛋白(γ-Globulin的升高。如果丙球蛋白在C型肝炎病患很高,加上罹病時間越長,則發生肝外病變的可能性會很高。除此之外還有HCV-RNA與冷凝球蛋白的增加有關,但至今對肝外病變的機轉尚不十分清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