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本態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是身體全部或一部份與自己的意志無關的運動,稱為不隨意運動,在不隨意運動之中,有手或足的一部份或全身的拮抗肌,以相反的、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律動的運動稱為震顫。震顫出現的形式可分為三種:第1種為靜止時出現的震顫。第2種為動作時才會引起的震顫。第3種為變換姿勢時引起的震顫。靜止時的震顫,也就是肌肉不隨意收縮的狀況。例如,以上肢來說,將手放在膝蓋上,失去力量的狀況。動作時的震顫,在靜止時不會出現,但隨意動作時會出現。但在動作時或者靜止時,有的肌肉伴有隨意的收縮出現,要嚴格的區別有時會有困難。靜止時的震顫的代表為帕金森氏症,其震顫的特徵為,四肢或頸部等的拮抗肌會以相反的律動以4~5 HZ 週期收縮,如果出現在手指頭,好似捲煙式的抖動( Pill rolling tremors)。如果出現在頭部,會上下抖動,如同「輕輕點頭」。患有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的時候通常會有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症狀因此如果有震顫以外加上上述症狀那就要懷疑有巴金森氏症。其它如動作時的震顫,也會出現在小腦的障礙,通常以3-4 HZ比較慢的週期出現,可使用鼻指鼻試驗,在運動後期就會出現震顫。除了在小腦症候外,其他還有語言不清(Slurred speech),或斷續語言Scanning speech),同時走路不穩等症狀。第三個是有姿勢變換時的震顫,有動作時或姿勢引起的震顫,但其發生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也沒有其它神經症狀,這就是本態性震顫。

    本態性震顫是在四肢或頸部發生8~10 HZ 的快速而很細的震顫,如果出現在頭部向左右震顫,所謂的「不要不要震顫」,這種情形與剛才所說的巴金森氏症的「輕輕點頭」不一樣。

    談到本態性震顫引起惡化的因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是在有動作時或改變姿勢時出現的震顫有一部份發生原因清楚的也有。例如代謝性的疾病,尤其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這種與本態性震顫發生同樣的8~10 HZ震顫,較細的震顫在四肢,尤其在上肢出現。其它酒精中毒或者末梢神經障礙,也常會出現本態性震顫的症狀。其它還有藥物引起的,例如使用於氣喘的藥物β興奮藥,也可引起四肢的震顫。這種有原因的震顫,可與本態性震顫區別,本態性震顫還是原因不明的震顫。

    本態性震顫的發病率,在40歲以上的人約有6%,並非少見的疾病。其中還有與家屬或者與遺傳有關。震顫的發生機轉目前還不十分清楚。

    由於震顫有許多種型態,因此要確定診斷是很重要。診斷首先要檢查引起震顫的原因,有無任何疾病或藥物引起,如果沒有那就是本態性震顫。本態性震顫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使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 (βadrenaline receptor blocker),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中,有二種,β1及β2受體阻斷劑,與震顫有關的肌肉紡錘β2受體,因此阻斷肌肉紡錘β2受體就會發生抑制震顫效果。乙型腎受體阻斷劑多數有內因性的交感神經刺激作用與細胞膜安定作用,對於抑制本態性震顫的效果,能夠使用細胞膜安定作用較強的乙型腎受體阻斷劑效果較好。其中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中的Arotinolol , 本劑幾乎不通過血腦屏障(血液腦關門),可以阻斷末梢的β2受體。對輕度的本態性震顫有50%的治療效果,但是也有副作用,有心跳過緩、低血壓、心臟衰竭、房室傳導阻斷,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因此使用本劑時應定期作心電圖檢查。其它的副作用還有氣喘、咳嗽、呼吸困難,或者頭暈,腳步不穩。

    一般使用的劑量每日每次從5mg開始,如果效果不明顯,可增加到10 mg。常用劑量為10-20mg,視治療的效果,可以增加劑量,但一天的劑量不能超過30mg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也有效,為 Propranolol,這是很早就在使用於高血壓,對本病也有效,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其副作用。

    如果對於有氣喘或心跳過緩而不能使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時,可以使用抗癲癇劑的Clonazepam,有時會有效。初次使用劑量每天使用一次,劑量為0.5mg開始,常用劑量為1.5mg,最大劑量可以使用到 3mg。同樣會有頭暈或腳步不穩等副作用,禁忌是綠內障及重症肌無力症。其它的藥物還有Barbital系的 Primidone,同樣有效。

    另一種為較新的治療,如果使用上述藥物療法沒有明顯的效果,而且震顫會影響到生活的高度障礙,可以使用大腦深部刺激療法(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本方法曾使用於巴金森氏症。使用DBS治療對本態性震顫的效果有60-90%的效果,但治療時可能會有3%患者發生腦出血,因此使用本方法治療時還是要小心。但是DBS治療的治療效果以四肢的震顫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對於頭部或軀體較近部位的震顫有效病例比較少。

  談到本態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是身體全部或一部份與自己的意志無關的運動,稱為不隨意運動,在不隨意運動之中,有手或足的一部份或全身的拮抗肌,以相反的、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律動的運動稱為震顫。震顫出現的形式可分為三種:第1種為靜止時出現的震顫。第2種為動作時才會引起的震顫。第3種為變換姿勢時引起的震顫。靜止時的震顫,也就是肌肉不隨意收縮的狀況。例如,以上肢來說,將手放在膝蓋上,失去力量的狀況。動作時的震顫,在靜止時不會出現,但隨意動作時會出現。但在動作時或者靜止時,有的肌肉伴有隨意的收縮出現,要嚴格的區別有時會有困難。靜止時的震顫的代表為帕金森氏症,其震顫的特徵為,四肢或頸部等的拮抗肌會以相反的律動以4~5 HZ 週期收縮,如果出現在手指頭,好似捲煙式的抖動( Pill rolling tremors)。如果出現在頭部,會上下抖動,如同「輕輕點頭」。患有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的時候通常會有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症狀因此如果有震顫以外加上上述症狀那就要懷疑有巴金森氏症。其它如動作時的震顫,也會出現在小腦的障礙,通常以3-4 HZ比較慢的週期出現,可使用鼻指鼻試驗,在運動後期就會出現震顫。除了在小腦症候外,其他還有語言不清(Slurred speech),或斷續語言Scanning speech),同時走路不穩等症狀。第三個是有姿勢變換時的震顫,有動作時或姿勢引起的震顫,但其發生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也沒有其它神經症狀,這就是本態性震顫。

    本態性震顫是在四肢或頸部發生8~10 HZ 的快速而很細的震顫,如果出現在頭部向左右震顫,所謂的「不要不要震顫」,這種情形與剛才所說的巴金森氏症的「輕輕點頭」不一樣。

    談到本態性震顫引起惡化的因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是在有動作時或改變姿勢時出現的震顫有一部份發生原因清楚的也有。例如代謝性的疾病,尤其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這種與本態性震顫發生同樣的8~10 HZ震顫,較細的震顫在四肢,尤其在上肢出現。其它酒精中毒或者末梢神經障礙,也常會出現本態性震顫的症狀。其它還有藥物引起的,例如使用於氣喘的藥物β興奮藥,也可引起四肢的震顫。這種有原因的震顫,可與本態性震顫區別,本態性震顫還是原因不明的震顫。

    本態性震顫的發病率,在40歲以上的人約有6%,並非少見的疾病。其中還有與家屬或者與遺傳有關。震顫的發生機轉目前還不十分清楚。

    由於震顫有許多種型態,因此要確定診斷是很重要。診斷首先要檢查引起震顫的原因,有無任何疾病或藥物引起,如果沒有那就是本態性震顫。本態性震顫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使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 (βadrenaline receptor blocker),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中,有二種,β1及β2受體阻斷劑,與震顫有關的肌肉紡錘β2受體,因此阻斷肌肉紡錘β2受體就會發生抑制震顫效果。乙型腎受體阻斷劑多數有內因性的交感神經刺激作用與細胞膜安定作用,對於抑制本態性震顫的效果,能夠使用細胞膜安定作用較強的乙型腎受體阻斷劑效果較好。其中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中的Arotinolol , 本劑幾乎不通過血腦屏障(血液腦關門),可以阻斷末梢的β2受體。對輕度的本態性震顫有50%的治療效果,但是也有副作用,有心跳過緩、低血壓、心臟衰竭、房室傳導阻斷,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因此使用本劑時應定期作心電圖檢查。其它的副作用還有氣喘、咳嗽、呼吸困難,或者頭暈,腳步不穩。

    一般使用的劑量每日每次從5mg開始,如果效果不明顯,可增加到10 mg。常用劑量為10-20mg,視治療的效果,可以增加劑量,但一天的劑量不能超過30mg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也有效,為 Propranolol,這是很早就在使用於高血壓,對本病也有效,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其副作用。

    如果對於有氣喘或心跳過緩而不能使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時,可以使用抗癲癇劑的Clonazepam,有時會有效。初次使用劑量每天使用一次,劑量為0.5mg開始,常用劑量為1.5mg,最大劑量可以使用到 3mg。同樣會有頭暈或腳步不穩等副作用,禁忌是綠內障及重症肌無力症。其它的藥物還有Barbital系的 Primidone,同樣有效。

    另一種為較新的治療,如果使用上述藥物療法沒有明顯的效果,而且震顫會影響到生活的高度障礙,可以使用大腦深部刺激療法(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本方法曾使用於巴金森氏症。使用DBS治療對本態性震顫的效果有60-90%的效果,但治療時可能會有3%患者發生腦出血,因此使用本方法治療時還是要小心。但是DBS治療的治療效果以四肢的震顫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對於頭部或軀體較近部位的震顫有效病例比較少。

  談到本態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是身體全部或一部份與自己的意志無關的運動,稱為不隨意運動,在不隨意運動之中,有手或足的一部份或全身的拮抗肌,以相反的、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律動的運動稱為震顫。震顫出現的形式可分為三種:第1種為靜止時出現的震顫。第2種為動作時才會引起的震顫。第3種為變換姿勢時引起的震顫。靜止時的震顫,也就是肌肉不隨意收縮的狀況。例如,以上肢來說,將手放在膝蓋上,失去力量的狀況。動作時的震顫,在靜止時不會出現,但隨意動作時會出現。但在動作時或者靜止時,有的肌肉伴有隨意的收縮出現,要嚴格的區別有時會有困難。靜止時的震顫的代表為帕金森氏症,其震顫的特徵為,四肢或頸部等的拮抗肌會以相反的律動以4~5 HZ 週期收縮,如果出現在手指頭,好似捲煙式的抖動( Pill rolling tremors)。如果出現在頭部,會上下抖動,如同「輕輕點頭」。患有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的時候通常會有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症狀因此如果有震顫以外加上上述症狀那就要懷疑有巴金森氏症。其它如動作時的震顫,也會出現在小腦的障礙,通常以3-4 HZ比較慢的週期出現,可使用鼻指鼻試驗,在運動後期就會出現震顫。除了在小腦症候外,其他還有語言不清(Slurred speech),或斷續語言Scanning speech),同時走路不穩等症狀。第三個是有姿勢變換時的震顫,有動作時或姿勢引起的震顫,但其發生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也沒有其它神經症狀,這就是本態性震顫。

    本態性震顫是在四肢或頸部發生8~10 HZ 的快速而很細的震顫,如果出現在頭部向左右震顫,所謂的「不要不要震顫」,這種情形與剛才所說的巴金森氏症的「輕輕點頭」不一樣。

    談到本態性震顫引起惡化的因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是在有動作時或改變姿勢時出現的震顫有一部份發生原因清楚的也有。例如代謝性的疾病,尤其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這種與本態性震顫發生同樣的8~10 HZ震顫,較細的震顫在四肢,尤其在上肢出現。其它酒精中毒或者末梢神經障礙,也常會出現本態性震顫的症狀。其它還有藥物引起的,例如使用於氣喘的藥物β興奮藥,也可引起四肢的震顫。這種有原因的震顫,可與本態性震顫區別,本態性震顫還是原因不明的震顫。

    本態性震顫的發病率,在40歲以上的人約有6%,並非少見的疾病。其中還有與家屬或者與遺傳有關。震顫的發生機轉目前還不十分清楚。

    由於震顫有許多種型態,因此要確定診斷是很重要。診斷首先要檢查引起震顫的原因,有無任何疾病或藥物引起,如果沒有那就是本態性震顫。本態性震顫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使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 (βadrenaline receptor blocker),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中,有二種,β1及β2受體阻斷劑,與震顫有關的肌肉紡錘β2受體,因此阻斷肌肉紡錘β2受體就會發生抑制震顫效果。乙型腎受體阻斷劑多數有內因性的交感神經刺激作用與細胞膜安定作用,對於抑制本態性震顫的效果,能夠使用細胞膜安定作用較強的乙型腎受體阻斷劑效果較好。其中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中的Arotinolol , 本劑幾乎不通過血腦屏障(血液腦關門),可以阻斷末梢的β2受體。對輕度的本態性震顫有50%的治療效果,但是也有副作用,有心跳過緩、低血壓、心臟衰竭、房室傳導阻斷,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因此使用本劑時應定期作心電圖檢查。其它的副作用還有氣喘、咳嗽、呼吸困難,或者頭暈,腳步不穩。

    一般使用的劑量每日每次從5mg開始,如果效果不明顯,可增加到10 mg。常用劑量為10-20mg,視治療的效果,可以增加劑量,但一天的劑量不能超過30mg乙型腎受體阻斷劑也有效,為 Propranolol,這是很早就在使用於高血壓,對本病也有效,使用時還是要注意其副作用。

    如果對於有氣喘或心跳過緩而不能使用乙型腎受體阻斷劑時,可以使用抗癲癇劑的Clonazepam,有時會有效。初次使用劑量每天使用一次,劑量為0.5mg開始,常用劑量為1.5mg,最大劑量可以使用到 3mg。同樣會有頭暈或腳步不穩等副作用,禁忌是綠內障及重症肌無力症。其它的藥物還有Barbital系的 Primidone,同樣有效。

    另一種為較新的治療,如果使用上述藥物療法沒有明顯的效果,而且震顫會影響到生活的高度障礙,可以使用大腦深部刺激療法(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本方法曾使用於巴金森氏症。使用DBS治療對本態性震顫的效果有60-90%的效果,但治療時可能會有3%患者發生腦出血,因此使用本方法治療時還是要小心。但是DBS治療的治療效果以四肢的震顫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對於頭部或軀體較近部位的震顫有效病例比較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