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膽囊息肉Gallbladder polyps在健康檢查時常被發現,約有3~4%,有時比這個還要多。但在日本所檢查的膽囊息肉,大部分為小的膽囊息肉。一般大眾總認為息肉是良性,其實不然。息肉可分為3種:1. 非腫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過度形成息肉。2. 膽固醇息肉,發現的頻率最高。3. 腫瘤性息肉,如腺腫,癌,發現此類癌時要如何處理,如何診斷成為很重要。

   因此,膽囊息肉不可能100%良性,此點要注意。膽囊息肉的檢查注要是靠超音波檢查,使用超音波檢查要注意的是息肉的大小,如果是很小的息肉,幾乎是良性的。另外是一種超音波型態(Echo patten),如果是膽固醇,其型態差不多固定,因此診斷為良性息肉。如果是有膽固醇息肉特徵,觀察經過情形即可。

   其次談到息肉大小的問題,在10mm範圍內,或者超過10mm以上,在診斷上都是很重要。如果是10mm以下,幾乎是良性的範疇內,如果超過10mm以上,如10~15mm就有可能是癌的可能。如果超過15mm以上,更有可能是癌症。因此如果使用超音波檢查,視其大小,觀察經過情形,或把它處理,再做第2次的檢查。

   談到息肉的莖部(peduncle問題,如果莖部很短,很可能是癌症。談到息肉的癌症,膽固醇息肉占95~96%為良性,惡性息肉在100病例中,僅有1~2例。如果膽囊息肉有問題,宜早處理,否則以後會發生許多麻煩。因此要使用CT核磁共振膽胰道攝影術(MRCP)檢查。CT的檢查,對於膽囊息肉的鑑別診斷有用,尤其使用顯影劑觀察,如果能夠使用顯影劑染色,這種息肉的惡性度會很高,但是很細的部分不能使用CT檢查。使用MRCP檢查可以知道息肉的存在,也可瞭解膽囊壁的情形,但這樣的檢查還不算完美。最後是使用超音波內視鏡檢查。

   超音波內視鏡就是在普通的內視鏡的前端裝有超音波裝置,將這裝置的前端放入胃及十二指腸,作為超音波的檢查。因為很靠近膽囊,如果有息肉,其形狀,及其從膽囊壁突出的情形都可看得清楚。因此是否是癌,比其它的檢查更清楚。

   按消化道的癌的診斷要做細胞診,但是膽囊中有膽汁,因此要穿刺診斷,實在有困難。如果經檢查後,結果不清楚,使用超音波內視鏡的穿刺,稱為內視鏡超音波導引下細針穿刺術(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這個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小心膽汁會漏到腹腔發生腹膜炎,因此如果影像診斷有問題,就手術治療。談到「灰色地帶」Gray zone,任何事均有灰色地帶」,膽囊息肉看起來有點像癌,但有不像癌的息肉,也就是在「灰色地帶」的息肉,在這種情形下要注意的,在其經過情形有無變大。如果小息肉,1年檢查1次即可,如有問題,數月後再檢查,變大時那就要手術。

   在日本有的醫院,對膽囊有結石的,膽結石切除後囊也切除,視醫院的作業系統,稍為會有下同的做法。通常是膽囊外科醫師,如果膽囊有被認為變大,懷疑時,那就得手術。膽囊摘除時,如果是沒有轉移的癌,可以使用腹腔鏡的手術,如果是有癌細胞轉移,那就使用剖腹手術。雖然沒有膽囊還是可以活下去,但不能因為如此,動不動就把器官切除,盡可能保留。

   其次談到膽囊癌的預後,因為是進行癌,故預後不良。與其它癌組織不同,膽囊的漿膜很薄,癌細胞很容易滲透轉移,甚至轉移到腹膜,不能等轉移後再開刀,因此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一般人總認為膽囊癌是預後較好的癌,其實不然。在膽囊系,胰臟系的癌症要早期發現,目前還算是比較難,因此檢查時要很細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