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藥視其功效及使用於何種疾病分為許多種。在皮膚科,類固醇外用藥,使用得最多。其它還有保濕藥物,外用藥含有抗生素,香港腳使用的抗黴菌外用藥,抗病毒使用的外用藥,青春痘使用的外用藥如痤瘡治療藥,主要就是這幾種。

   外用藥的劑型,最常使用的為軟膏、油脂性軟膏,這種軟膏會發黏,可以使用於任何皮膚病。另一種為面霜(Cream光滑,不發黏,容易塗到皮膚上。但對有的皮膚病,和塗上的部位有的會發生刺激性。例如濕答答的濕潤性的皮膚病,不宜使用。其它還有外用藥水(Lotion)或貼布(Tape)。目前的皮膚科醫師,視皮膚病的部位和疾病,使用外用藥。

   其次談到如何把外用藥塗到病患部位,首先談到部位,頭皮、顏面、軀幹、四肢,因皮膚的特性不同,因此應分開來使用外用藥。以皮質類固醇的外用藥為例,每一個部位的皮膚吸收的效果不一樣,有的吸收得比較快,有的吸收得比較慢。曾有一位有名的皮膚科醫師Feldman所提出的論文,可作為參考:顏面、頸部及陰囊經皮的吸收效果很好。如果角質比較厚的手掌及腳底的藥物的吸收效果就會很差。因此視部位,用藥的時候,有的部位加強藥的劑量。顏面部位,因吸收快,很容易發生副作用。

   類固醇外用藥,按其藥效的強度,分為5個等級。有最強的Strongest級到最弱的Weak級。皮膚科醫師很少使用Weak級,通常使用Mild級、 Strong級、 Verystrong級、 Strongest級等這4種等級的用藥。因為顏面容易發生副作用,最好不要長期使用強的外用藥,以免發生危險,因此使用Mild級的比較安全。如果是手掌或腳底,對藥物的吸收不好,要使用Verystrong級或 Strongest級的類固醇外用藥。如果以劑型而論,顏面不要使用會感覺會黏黏的外用藥,因此宜使用面霜(Cream)。頭皮的部位,如使用軟膏類,不易塗上,宜使用藥水(Lotion)。還有季節也有關,夏天容易流汗,使用軟膏容易發黏,使面霜(Cream)或藥水(Lotion)較恰當。

   其次談到異位性皮膚炎(Atopy)的顏面皮疹,可使用Tacrolimus軟膏,這種軟膏與類固醇在構造完全不同,同時作用機轉也完全不一樣的外用藥。因此不會發生引起皮膚的萎縮或者毛細血管擴張等副作用。如果要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的皮膚病患,使用Tacrolimus軟膏,效果可能會更好。

   其它還有保濕劑,如果單獨使用類固醇外用藥,有的會引起皮膚容易引起乾燥,是因為類固醇有一種Ceramide系的藥物,引起皮膚的乾燥,這時如果能夠恰當使用保濕劑會感覺得舒服。如果使用類固醇和保濕劑,究竟那一種藥物先塗抹到皮膚,吸收的效果會比較好的問題。最近的研究顯示,這兩種藥物,隨便那一種優先塗抹,吸收效果都一樣好。但醫院指導病患時,要統一規定,使用方法。

   其次談到,類固醇添加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此類外用藥物使用得頗多,但是此類藥物抗生素的含量較低,可能不會發生抗菌的效果。另外一個問題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因為把藥物塗抹到濕疹皮膚炎,那個部位已不是正常的皮膚,因此吸收的抗生素的劑量會比較多,產生使皮膚敏感化。類固醇添加抗生素,表面上看起來可以預防細菌感染,實際上反而增加抗藥性的細菌。最好的方法就是單獨使用類固醇和單獨使用抗生素,這樣的抗菌效果才會好。

最後談到藥物塗抹的適當劑量。如果塗抹的劑量太少,不會發生治療效果。如果劑量太多又浪費。使用一次劑量可以用One'sFinger-tip unit將裝軟膏的小筒擠壓,壓出的軟膏放在食指前端到第一關節,約有2~3公分長,大約有0.5公克,可以塗到兩個手掌。這種用法是西方人的用法。東方人使用劑量可以略為減少一點。

最後談到保濕劑與類固醇混合的問題。使用這種混合劑,塗抹時可節省時間。皮膚科的醫師約有7~8成使用混合的軟膏。兩種藥物混合後,可能力價會改變,經皮吸收劑量會改變,有時把不潔的物質混合進去,此點要注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