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已推出可以測定HbA1c如同測定血糖一樣簡便的儀器。不久可以在藥局、醫師公會,或健康檢查,檢查HbA1c。這種檢查雖然不是很正確,因此如果檢查HbA1c高的人,最好還是要到醫院再檢查一次。

   日本的糖尿病患目前有近1,000萬人,其中有5%為Ⅰ型糖尿病,其餘為生活習慣病的Ⅱ型糖尿病。不管那種型態的糖尿病,目前還沒有根治的治療,治療不外乎,飲食療法,運動療法,按時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物。糖尿病治療的未來就是如何降低治療的負擔或者進一步可以根治的療法。

   首先從Ⅰ型糖尿病開始談起,Ⅰ型糖尿病的發生是自體免疫的關係,胰臟β細胞被破壞,不能分泌胰島素,因此治療就是要每日注射胰島素好幾次,有時需要持續注入的型(Pomp)的注射器。罹患Ⅰ型糖尿病患以小兒及年輕人較多,因此經常要注射胰島素,有許多不方便,或者容易發生低血糖,將來很可能發生合併症的問題,給病患很大的經濟負擔。

   因此目前想到就是胰臟移植,或者只移植蘭氏小島(Islets of Langerhans),也就是抽出蘭氏小島移植。在國外做得多,日本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少,將來日本修改「移植法」後,可能此類手術才會增加。但這種方法還是有一個問題,會發生拒絕反應(Rejection reaction),一輩子要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不方便。現在最有希望的就是京都大學的山中教授所研發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可以人工培養β細胞、蘭氏小島及胰臟而移植,如此捐贈者 Donor問題就會解決。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Ⅰ型糖尿病是自體免疫性疾病,移植自己的胰臟或蘭氏小島,很可能被自體免疫破壞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利用大型動物,如豬的β細胞,抗原性較少,大量繁殖,然後裝入膠囊,也可移植,這種方法也許較早實現。移植的部位是在腹腔,因為胰島素分泌後要經過門靜脈,如此比較合乎生理。

   其次談到Ⅱ型糖尿病的發生原因,主要是肥胖,加上隨年齡的增加,胰島素發生阻抗性。最近進一步瞭解的是肥胖,尤其是腹腔內的脂肪,很可能是本疾患的誘因,這時如果脂肪組織及肝臟發生慢性炎症,就會引發本疾患。因此如果能夠阻止炎症的發生,就可使糖尿病發生或甚或糖尿病的治癒。

   最近還瞭解到一件很有趣的事,肥胖者的腸內細菌叢及健康瘦人的腸內細菌叢是不同的。在腸內細菌叢可能產生某種炎症性物質,能引起糖尿病。雖然這是一種動物實驗,把肥胖的老鼠及瘦的老鼠的腸內細菌叢亙相交換,結果發現肥胖老鼠的糖尿病治癒。如果能夠找出,腸內細菌分泌「好」的物質,加以治療,當可治癒糖尿病。另一種原因是,當體內發生炎症時,在脂肪組織會有許多巨噬細胞(Macrphage)游走,而巨噬細胞會產生「不好」的物質,而這種物質就是PI3 Kinase γ,當使用PI3 Kinase γ阻礙藥於肥胖的老鼠,老鼠的糖尿病會改善,日本已從動動實驗得知。將來能夠阻止巨噬細胞游走到腹部的脂肪細胞,可能也會改善糖尿病。目前在這方面的治療還是使用IL-1β的抗體療法,或者使用巨噬細胞游走的阻礙藥。剛才提到的是抑制「壞的」物質,另一種方法是提高「好的」物質。目前已瞭解到脂聯素(Adiponectin)有抑制糖尿病及動脈硬化,同時百歲長壽者,其血中所含的脂聯素的濃度相當高。如果能夠將脂聯素的受體找出,同時研發出,興奮該受體的藥物,也許可以改善糖尿病及延長壽命。

   最後談到健康生活,主要就是每天要適當運動,如散步就是。適當的運動不僅會在腹部脂肪細肥產生脂聯素,同時骨格肌也會產生Myokine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每日有適當的運動,如散步,可以產生Irisin的物質,使脂肪細胞變成褐色脂肪化,也就是轉變為產生高熱量的細胞,可以降低體重,改善糖尿病。如何使Irisin增加也是將來治療糖尿病的一種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