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齡黃斑變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如以相機的底片來說,就是底片的中心為黃斑,黃斑的真中心為中心窩(Fovea,也就是光線集中可以獲得很好的視力的部位。以中心窩為中心,直徑6,000μm(6mm)的範圍為黃斑。這種黃班超過50歲以後,因老化引起的病變,總稱為加齡黃斑變性。這種加齡變性可分為2種:1種為發生出血或滲出,黃班會稍為鼓起來,稱為滲出型加齡黃斑變性;另1種為黃斑的網膜( Retina)及其下的脈絡膜(Choroidea的組織會受到傷害,也就是發生萎縮,為萎縮型加齡黃斑變性。

2種的病態,在前半段是同樣的變化,但是在後半段,如果是滲出型,在脈絡膜發生新生血管,從新生血管發生出血或滲出。萎縮型在網膜的最下側,在網膜色素上皮、布魯赫氏膜(Bruch's membrane、脈絡膜發生萎縮,傷到黃斑。滲出型是有新生的血管;萎縮型是沒有新生的血管。

談到前階段的變化,會傷到色素上皮,發生機能的異常,同時發生色素上皮有輕度的萎縮,老化色素會在色素上皮內積蓄。在色素上皮下,在臨床上有沈積物(Drusen的老廢物的著。從脈絡膜受到刺激後,會產生新生的血管。這種色素上皮的變化,雖有出血及滲出,有時並不十分明顯。色素著及沈積物(Drusen都可視為一種異物,這種異物發生慢性及持續性的炎症反應,誘發新生的血管。

談到鑑別診斷,因為滲出型會發生出血及滲出,傷到黃斑的網膜,要早期診斷和治療。因此要做鑑別診斷就是在黃斑發生出血及出血的眼疾。除加齡黃斑變性以外有脈絡膜新生血管,代表的有強度近視及血管樣條紋Angioid Streaks)。還有網膜血管疾病例如網膜細動脈瘤(Retinal arterial microaneurysm,或網膜靜脈分枝阻塞症,也會發生網膜血管的出血及滲出。

談到要確定診斷,對於滲出型,要確定脈絡膜新生血管從黃斑部新生。要檢查,通常使用螢光眼底造影,如果檢查滲出的狀態,有無新生血管與新生血管與中心窩的位置關係,可使用光學干涉斷層掃描器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TC),非侵襲的,簡便的檢查黃斑部異常,這種檢查在日本很普及。談到血管顯影,極少數會發生過敏性休克,因此,開業醫要做這種檢查會有困難,但是OTC持有的醫師,目前在增加。

其次談到滲出型的治療,這種治療視新生血管在中心窩與否。如果是離中心窩,做從來做的熱凝固雷射療法,雖然是新生血管使用熱凝固,消滅新生血管,但是新生血管的周圍組織,同樣會受到傷害,而使用雷射照射的部位就會變成盲點,將來就會看不到東西。如果新生血管在中心窩的部位,就是抗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藥物。也就是新生血管的發生與發育與血管內皮增殖因子有關,因此能阻滯的藥物注入玻璃體的治療方法。

VEGF藥物的開始治療的方法,1個月注射1次,3個月注射3次,其後觀察其變化, 1 年平均注射6次,約為2個月注射1次。視情況,1個月注射1次,或2個月注射1次,定期的檢查,如有惡化就要注射,如有好一點,注射的間隔延長的方法。對於加齡黃斑變性滲出型中的特殊型,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症的治療,除使用抗VEGF藥物外,還可使用光線力學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使用光感受性物質,使其發生光學反應,特殊的非熱熱雷射治療。

談到萎縮型的治療,目前就有觀察其經過情形,因為進行得很慢,沒有特殊的治療。

最後談到最新的話題,就是日本山中伸彌曾榮獲(2012年)諾貝爾獎,研究題目就是:「iP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其最初的疾病就是治療加齡黃斑變性。使用病患本身皮膚的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的網膜上皮的片狀( Epithelial cell sheets) 。從脈絡膜新生的血管,把它去除,去除時,同時會把色素上皮細胞去除一部分,而使用色素上皮細胞片狀補上去。

剛才提到萎縮型目前沒有治療,現正考慮色素上皮細胞片狀治療。在日本加齡黃斑變性滲出型的病例頗多,雖然使用抗VEGF藥物治療為主流,但是如果沒有效,將會轉變為萎縮型,因此如果能夠使用色素上皮細胞片狀置換,很可能可以阻止病理的進行,同時可能改善視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