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障礙發生後可以分為幾個階段(Phase):發病超過24小時以內為超急性期;發病2週內為急性期;3~4週為亞急性期;1個月以後為慢性期。發病後,時間的不同,血壓也會變動。2014年日本的指引,還加了亞急性期為其特點。發病最初一個月,主要是在急性期要住院治療。如果發病後能夠早一點住院,可以早一點出院,多數病患,要住院3~4週。以後就有開業醫師來照顧。

   本文主要是討論慢性期的病患,要注意事項。中風或腦血管障礙的急性期過後,會有某種程度的病態穩定,在這個維持期,轉到開業醫師治療。在2009年高血壓治療指引,在慢性期,血壓控制到140/90mmHg以下。但是梗塞小間隙梗塞(Lacunar infarction) 的病患的血壓,在慢性期還要降得更低。低到甚麼程度並沒有說明。

   2014年的指引寫明,在中風的病型可分為腦梗塞、腦出血、蜘蛛膜下出血。蜘蛛膜下出血在上次的指引並沒有提到。所有本疾患的慢性期,血壓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與上次的指引並沒有差別。

   首先從腦梗塞談起,在腦梗塞中小間隙梗塞是比較小型的梗塞,但是從其經過情形來觀察,容易發生腦出血,把血壓降到140/90mmHg以下,如果可能,有的病患要降到130/80mmHg以下。最近SPS-3的報告,顯示,如果將小間隙梗塞的病患的收縮壓定在130mmHg以上和以下2組,對腦梗塞的發生率並沒有發生甚麼變化,但是收縮壓定在130mmHg以下那一組,腦出血有減少,因此如果可能,有的病例宜降到130/80mmHg以下。另外一點要注意的就是,腦梗塞的病患中,有很多是在服用抗血栓藥。例如AspirinClopidogrelCilostazol等的抗血小板藥,心房顫動的病患服用Warfarin,還有最近新推出的口服抗凝血劑。使用此類抗凝血劑的病患,其實很多病患引起腦出血。雖然使用抗血栓藥,腦出血的病患還是很多。雖然有服用抗凝血劑,服用單劑的抗血小板藥,或者服用2劑的抗血小板的病患,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有的服用抗血小板藥加上抗凝血劑的病患,如果可能,把血壓降到130/80mmHg以下,這是這一次新的指引所加進去的。

   另外一點就是腦出血及腦膜出血,從前的降壓的目標值為140/90mmHg以下,如果能夠再降下的病患為130/80mmHg以下。也就是視病患的情況來決定降壓的目標值。從前就有注意,有腦血管障礙的病患,尤其是有腦梗塞的病患,不要把血壓降得太低。例如有頸動脈狹窄病變或頭顱內的血管有狹窄的病患的腦梗塞,如果血壓降得太低,在狹窄部位前端血液循環會變差,因此血壓降得低還是要注意。如果在頸動脈或腦主幹動脈有50%以上的狹窄的病患,最好能夠降到140/90mmHg為止。

   對開業醫師來說,如果是病患有血管的狹窄,或者阻塞,要檢查可能很難,通常此類病患會到專科醫院就醫治療,做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數據、MR angioglaphyMRI等來檢查結果,加以判斷治療。

   目前日本的開業醫師,慢慢有準備超音波,因此可以在診所使用超音波檢查。但是單知道有腦梗塞,還是不夠,還要有關病患的血管的訊息(Information),如此才能安心降下血壓。

   如果沒有足夠的參考的訊息,要降血壓,要慢慢的降下來。如果降得過低的時候,病患會出現症狀,如站不穩、頭暈、全身倦怠,另一種是降得太低,阻塞血管的症狀會出現,例如,失語、一側麻痺,這是很危險的症狀。因此,如果能夠慢慢降下血壓,同時注意降得過低的徵候,即使沒有足夠的資訊,還是可以使用降壓劑,但是要降到130/80mmHg

   通常發生腦血管障礙的病患多數為高齡者,例如腦梗塞的平均年齡為73歲。同時最近心房顫動的病患,常有80歲、90歲的病患。最近的指引寫明,對高齡病患的降血壓,不要把血壓降得太低。

   目前對腦血管障礙所使用的藥物有4種,鈣拮抗劑(CCB)ACEARB 小量的利尿劑。此類藥物,血壓降到某一程度後,對腦循環不會有影響。例如CCB使用後,有一點血管擴張作用,因此有增加血流的作用,ACEARB同樣有點增加血流的作用,或者是不變。利尿劑也不會降低腦血液循環。同樣要注意病患有任何痛苦症狀,同時還要檢查,血壓有沒有降得過低。一般門診病患的血壓,家庭血壓比隨時血壓重要,應視家庭血壓作為病患的管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