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後,會發生各種胃炎,結節性胃炎(Nodulargastritis)為胃炎的一種型態。尤其易發生於年青人,發生在幽門部(前庭部)及胃的出口附近,發生密集的顆粒狀隆起,因此,日文稱為鳥肌狀胃炎,我們稱為結節性胃炎。實際上,多數炎症發生在胃黏膜全部,而且發生嚴重的炎症。如果炎症繼續下去,會發生胃黏膜老化,也就是發生胃黏膜萎縮性變化。這種發生變化的速度,個人差異很大。最大的問題是胃黏膜萎縮前結節性胃炎病患會發生未分化癌,與胃硬癌(Scirrhous stomach cancer)有關。

    通常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從5歲開始,如果沒有症狀,胃粘膜本身還是會發生炎症。如果繼續下去,在10歲年代20歲年代就容易發生各種疾病。

    當病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胃就開始發炎,出現症狀20歲年代後。如果出現症狀,該如何檢查有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問題。首先要做內視鏡檢查,觀察有無胃黏膜萎縮,如有日本健保規定檢查,如使用內視鏡檢查,可採取胃2個部位組纖,做快速尿素酶試驗(Urease test),就可發現有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其它還有血液檢查,檢查血清抗體呼氣試驗、檢查便中抗原等。

除菌有3種處方,可參考健保的除菌摘要(Resume)。可使用其中1種處方,治療,然後檢查治療有沒有效,可做尿素呼氣試驗與檢查便中抗原。這2種檢查
比其它檢查,敏感度和特異度較高,如果經治療後馬上做,可能會出現偽陽性,最好能除菌後間隔4週,再做檢查。如果檢查為陰性,就是治療成功。

    談到除菌後追蹤觀察的問題,現沒有明確指引,依除菌前的情形,除菌後發生胃癌的情形會有所改變。例如除菌前胃黏膜萎縮嚴重病例,及炎症嚴重病例,除菌後及發生胃癌的情形還是會有。相反的除菌前胃黏膜萎縮輕度病例,炎症輕度病例,發生胃癌的可能性,就會較低。如果發生胃癌有高度危險病患,每年要做內視鏡檢查。

    除菌後再感染的情形,占1%,其餘多數檢查為偽陰性。有的除菌後,幽門螺旋桿菌還有,但不多,因此檢查出現偽陰性,過一段時間幽門螺旋桿菌大量繁殖,檢查就會出現陽性。有病患到成人後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也有,但不多。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發生胃炎,通常沒有症狀的情形比較多,唯有做內視檢查,才能確定診斷。除菌後胃會變成較光滑,如果除菌後胃黏膜還是紅腫,同時還有很多黏液,那就很可能再感染或陽性化。

   如果病患有自覺症狀,很可能為進行癌,或有胃潰瘍的情形比較多。

除菌後的病患,有胃黏膜萎縮症,每年都要做內視鏡檢查。內視鏡的檢查分為快速變化的胃黏膜,與慢慢變化的胃粘膜2種。快速變化的胃粘膜變化有炎症的變化,如胃黏膜發紅,很多粘液,但通常這種情形比較少見。多數病患除菌後慢慢改善情形比較多,這種情形,在短時間很難看出來。

    幽門螺旋桿菌引起胃黏膜發炎活動性炎症,因此胃黏膜會發紅,這是比較特殊。炎症繼續下去胃黏膜會變薄,黏膜下層沒有變化。但腺窩上皮,在

上皮下的固有胃腺的量會減少,胃黏膜就會變薄,也就是胃黏膜的變化為中心。

    談到胃黏膜腸上皮化生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胃的慢性發炎中有胃黏膜病理表徵叫(Intestinal metaplasiaIM),意思是胃裏出現小腸上皮的細胞。這就是胃黏膜還出現小腸上皮的細胞與胃黏膜上皮細胞混在一起。這種腸上皮的細胞消失後,就轉變為癌。內視鏡檢查時,腸上皮化會呈現白色或灰色(Gray)。腸上皮化生也是一種腸子老化,要經過5年的內視鏡觀察,才能看出來。

    目前的研究,胃癌的發生主要是99%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有1%不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因此,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可以引起胃癌。除菌後並不是百之百不能轉變為胃癌,此點不能大意,還是要繼續內視鏡追蹤觀察。。

 

關鍵字:幽門螺旋桿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幽門螺旋桿菌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