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日本幽門螺旋桿菌引起消化道以外疾病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引起消化道以外疾病,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

  談到幽門螺旋桿菌引起ITP與普通ITP有何不同。這就要談到ITP鑑別診斷。與歐美ITP稍為不同,歐美稱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日本稱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本來認為原因不明,後來發現,其中有一部分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現不認為Idiopathic 而是Immunological的成分比較高。這種免疫反應的一部分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談到發現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的經過。幽門螺旋桿菌會破壞胃粘膜障礙,與在胃上皮發現,血液型Methimazole抗原(血液型ルス抗原),與細菌的交叉反應的自體免疫機轉有關學說。同時也有報告,幽門螺旋桿菌與有關單株抗體,會與唾液腺與尿細管( Urinary tubule)起反應的報告。另一方面,ITP對血小板有自體抗體,從前認為與細菌感染有關的假說。因為ITP對血小板有自體抗體,意大利研究小組開始注意這個問題。將18ITP病患做幽門螺旋桿菌除菌。18人中有11人有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反應,除菌後,8血小板恢復正常。失敗病例為幽門螺旋桿菌陰性反應,血小板就沒有恢復正常。本實驗1998年所做,以後有許多國家研究小組,包括日本,也做過同樣實驗。

  談到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使用何種機轉,轉變為ITP,共有3種假說:

  1. 1種為分子相同性,因為幽門螺旋桿菌的成分,與血小板表面抗原兩者交叉產生抗體的假說。有的幽門螺旋桿菌帶有,這種毒素為Cag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即細毒素相關基因A,蛋白從血小板溶出成分,會認識幽門螺旋桿菌的CagA。這個假說,除菌1週後,血小板就會升高。早期反應,不能用抗體交叉反應,加以說明。

 

  1. 免疫系統非特異活性化。慢性炎症,有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可刺激宿主的獲得免疫。但為甚麼會對血小板發生特異反應,不能加以說明。

 

  1. 為單核球巨噬細胞(Macrophage)的影響,這是很有說服力假說。使(細菌)易受調理素化(Opsonized)。原來巨噬細胞經Fcγ受體作用,形成調理素化(Opsonized)現象。Opsonized意思就是,將抗原或異物細胞,被中性球及巨噬細胞吞噬,也就是將血小板捕捉後,有血小板糖蛋白抗原peptide提示T細胞,這時自體活生化CD4陽性T細胞會刺激B細胞,產生抗血小板IgG自體抗體。

網內系巨噬細胞、血小板反應性CD4陽性T細胞,抗血小板抗體產生B細胞 ,即形成疾病。會產生抗血小板抗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比起非感染者,FcγR2B表現低下,但吞噬能力增加。因為FcγR2B會產生抑制訊息(Signal)。因此,巨噬細胞在活性型與抑制型平衡,同時吞噬及抗原提示能被控制。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抑制表現低下,而偏向活性化,因此,疾病也偏向活性化,有這種假說。這是血球系反應,如果是抗體系,除菌後會有一段時間保留抗體,因而症狀改善,加以說明。

  談到日本對ITP治療,不管病患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ITP病患,比起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ITP病患,年齡要大。除菌療法228病例,成功除菌有78%,有效率為63%:除菌失敗,有33%有效。

  從罹病期間長短加以比較,治療有效與無效兩組加以比較,罹病期間較短的病患,除菌後,效果更好。另外要特記的,有地區差別。

  日本和意大利做的結果相同,但是在北美做的結果並沒有甚麼差別。其中原因,可能民族和細菌差別有關。

談到細菌株的不同,以CagA蛋白,即細毒素相關基因A加以說明。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上皮後,會產生CagA蛋白,使細胞增殖。日本菌株多數為CagA陽性,也就是有毒菌株,但歐美菌株,僅有3成為陽性。日本菌株為東亞洲型,也容易致癌。

  如果日本和意大利人,罹患ITP,除菌就有效,但在歐美的情形就不清楚。

   日本2012年出版ITP治療指引,如果血小板在20,000~30,000,有出血症狀,檢查幽門螺旋桿菌,如果陽性,要除菌。如果幽門螺旋桿菌陰性,或者除菌無效病例,要使用類固醇治療。

  另一個血液疾病為鐵缺乏性貧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會發生胃粘膜障礙,同時發生胃粘膜萎縮,降低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即維他命C吸收。可以將三價鐵,轉換為二價鐵容易吸收,降低抗壞血酸後,使鐵的吸收變差。

  在細菌方面,幽門螺旋桿菌,有所有一部門需吸收鐵質。最近大型分析,發現本菌有基因突變後形成,容易吸收鐵的部分,因此,病患容易變成鐵缺乏性貧血。最近研究顯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比起陰性,容易發生貧血。

  對於鐵劑投予組,與除菌病患,與僅鐵劑投予組比較,Ferritin 升高,還是除菌組比較高,而這種情形為小兒或則20歲左右年青人多見。

  總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與菌種,病患年齡,地區產生不同反應,這種反應,不僅限於腸胃道。

 

 

 

關鍵字:幽門螺旋桿菌引起消化道以外疾病

 

 

 

arrow
arrow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