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會發生各種的疼痛疾病,尤其是關節痛,很多老年人都曾有經驗。其中發生部位最多的是膝蓋關節,腰痛也很多,其次為肩關節、手關節等。發生部位最多的是膝蓋關節,那是因長期負重有關。

    台灣約有1/4的人口深受關節炎與風濕症所苦。日本統計老年人的退化性關節炎(變形性膝關節症)約有700-1,000萬人,可說發生率很高。雖然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原因與年齡有關,其真正原因目前還不十分瞭解,現今全世界的學者專家正從基因方面著手研究,也有從其它方面研究。關於危險因子可以舉出的有肥胖,年青時運動過度劇烈,或常挑太重的東西,男女之間的發生率,則女性較多。

    退化性關節炎分為二種,一種為年青時,未曾發生膝蓋關節的受傷,所謂的原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另外一種為年青時曾有過運動,如橄欖球運動而受傷,例如肌腱斷裂引起的,稱為續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在發生的數目來說,原因不明,慢慢發生膝蓋疼痛的情形較多見。退化性關節炎指的是膝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半月板變性或斷裂。

    在門診時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在發病初期,常有開始活動時膝蓋會有疼痛,尤期在早晨起床後疼痛,或者搭電車一段時間,忽然起來準備下車時,膝蓋關節不能伸出右腳,這就是其特徵,然後這種情形慢慢地頻率會增加,同時變得更嚴重。在門診看此類病患時,觀察病患走路的姿態,又因退化性關節炎是因為蓋在膝關節表面的吸震器( shock absorber)組織,慢慢消耗的疾病,因此可以在站立時照一張X光片,可以觀察到某種程度的疾病進行的情形。除此之外,在診間,可請病患彎曲關節,觀察活動的情形,以及有沒有膝蓋腫脹等情形。有時照了X光片並沒有發現軟骨有任何變化,但是病患還是覺得膝關節會痛,尤其是膝關節彎曲或伸展時有一種牽引感。如果X光沒有辦法診斷可以使用MRI來攝影診斷。

    在治療方面,基本原則是視病情而有所不同,一般是重視鍛鍊腿部肌肉,可使疼痛減輕,因此對老年人,一般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是使用運動療法,因此常常指導病患如何在家做這種運動療法。這種鍛鍊方法主要是伸直膝關節,腳跟抬起約10公分,然後停5秒鐘,每日做50次,而且每天要做,不能間斷。其後膝關節的功能會隨年齡而惡化,還要加上在浴室泡湯時做膝關節伸直和彎曲的練習。另外還有一種方法為在水中散步,要做這種動作最好在住家附近有游泳池,可以來到池中散步,如果能夠游泳,來個蛙式,慢慢游,效果更好。游泳有效的原因是水中有浮力,對膝關節的擊比較少,減少疼痛又能鍛鍊肌肉,因此鼓勵病患住家附近如有游泳池者,宜做這種運動。但有的病患使用運動療法不見效的也有,那就得使用止痛劑,如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SAID, 目前已推出對胃刺激較少的選擇性抑制第二型環氧酶(COX2)製劑,可使疼痛減輕。其它尚有對膝關節局部治療的方法,其方法為對局部關節注射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它是一種關節軟骨中的一種成份的潤滑劑,可以一時的減輕膝關節的疼痛,可是這種效果並非持久,效果僅有一段時間,基本上是運動療法的一種補助療法。另一種不使用開刀的治療方法,因退化性關節炎約有九成的病患為O型腳,如果變成O型腳,則「荷重線」會偏向膝關節的內側,而體重又會加重「荷重線」偏向內側,因此造成惡性循環,為切斷這種惡性循環,可以將鞋子腳底板的外側墊子稍為墊高,則可變更荷重線,減輕疼痛。

    治療老年人的膝關節,不像治療感冒那樣短時間就可奏效,時間可能要長一點,應以月或年為單位。例如運動療法發生效果至少要3個月或半年以上,因此要有耐心到醫院看診和治療,這樣才能發揮效果。

    如果上述方法不見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人工膝關節全置換術,也就是關節的表面改換人工關節為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其法為將膝關節表面的部位換新,是一種頗為大型的手術。其最明顯的效果就是大部份疼痛會消失,同時從前僅能走100公尺,置換關節後可以輕易走路,是效果很好的手術,一般病患都樂於接受這種效果好的手術。做這種手術的效果以目前來看,手術後恢復得較早的患者第二天便能走路,恢復慢的病患一週內可以在室內練習走路,第三週後可以使用T字杖做上下樓梯的練習後出院。至於手術的負面影響就是日本人的生活習慣在榻榻米上,而日本人在榻榻米上的坐法是跪坐(正座),基本上人工關節的設計上日本人沒有辦法正座,這就是其缺點。其它如耐久性,從前的人工關節使用10年後就會受損,但現已相當進步,款式也多,並且是半永久性。一般來說股關節的置換手術比膝關節的多。膝關節的手術可以說是一輩子的事情,通常接受手術的年齡大約在75-85歲,是頗為高齡的病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