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台中縣醫師公會所舉辦的自強活動,我們在9867,在台中縣衛生局門口搭乘「1 2 3 通用公司」車號「419 L L」,由王順益先生駕駛。我們於上午7:10出發,本車的車長由張文雄醫師負責。本次旅遊的行程委託「金龍旅遊」協辦,領隊為賴來義 先生,短小精幹,服務熱心。巴士經新店、木柵、南港,然後再轉向萬里金山。我們於上午10:00來到金山,金山是一座小城,有美麗的北海岸,有人在游泳和沖浪;海岸的另一邊就是翠綠的山巒。我本想朱銘美術就在附近,沒有想到進入山區後,上坡下坡,東拐西彎,山路越來越小,折騰了半天才抵達朱銘美術館的大門口。

我們進門後發現朱銘美術館依山而建,高度近200公尺,在台灣,靠近低海拔的山區,常常可以見到,滿山遍野的相思樹林,朱銘美術館也是如此。除了相思樹,還有榕樹和櫻花樹,樹木可能比美術館的作品還多。這些樹林很可能沒有建館以前就生長在這裡,朱銘也瞭解樹木的天性,在建館時不會隨便移動它。不過此地的樹木不像深山裡的大樹古木參天,看起來較年輕,有欣欣向榮的感覺。

朱銘美術館恰巧與法鼓山地處同一個水系。法鼓山的溪長,朱銘美術館池多。

朱銘美術館的創辦人朱銘先生表示,會把美術館設在現在的位置考量點之一,就是這個地方蘊含豐富的水源。但這並不是以園區的用水做為考量的重點,而是,一個戶外美術館在,在空間規劃上,水帶來了另外一種調整參觀動線與節奏的美學意象。

大屯火山群就像是一塊吸水海綿一般,蓄納了山區豐沛的降雨,化為潺潺溪流與飽滿的地下水層,供給著全金山。朱銘美術館正位於易出水的地質層上,溪流經過美術館的兩側,地下水與溪水為館內既有的低窪地勢帶來大大小小的水池,也造就了美術館有山有水的天然風景。

我們來到後很快進人簡報室,有人講解美術館的設立經過,以及目前能夠參觀的位置,本美術館共有11,開放 8,換句話說,有的地方還沒有整理好,以供參觀。

下面就是簡報內容的大意:

朱銘美術館的創辦人朱銘先生於1938年出生於苗栗縣通霄,本名朱川泰,是家中第11個孩子,雖然家境清寒,父母親也沒有忘記給他們受教育的機會。朱銘唸小學時,坐在第一排,什麼都聽不懂,唯一感興趣的就是美術與體育,因此學業成績並不好。除了上學,回到家後還要做家事和放牛。13歲那年小學畢業,拿到了一張學業文憑,也是他這一生唯一的文憑。畢業後為了協助家計,在雜貨店當店員。

15歲時,鎮上媽祖廟進行翻修工程,在父親作主下朱銘辭去雜貨店的工作,跟隨雕刻師李金川學習雕刻及繪畫手藝,開啟雕刻生涯。李金川曾說過:要把東西刻好,一定要懂得畫草圖。朱銘在學徒生涯中,白天雕刻,晚上畫草圖,比別人更努力。這就是他藝術啟蒙之路,也是將來踏上成功的路。

經過34個月的學習,不到20歲,朱銘出師了。1956年離家,到基隆發展,當時房東看上朱銘,想「招做女婿」,但朱銘覺得自己的雄心壯志尚未完成,不想結婚,1959年又溜回故鄉通霄。在自己老家門前搭了一個棚子,當工作場地,並招收徒弟,擴大營業。

1961年,朱銘迎娶同鎮女孩陳富美為妻,戀愛期間為其愛侶雕塑的「玩沙的女孩」,為其後知名作品之一。婚後的朱銘更加努力工作,事業蒸蒸日上,於是大量投資,加上經營不善,最後負債。他在這人生的黃金歲月遭到重大打擊。但生意上的失敗,反而影響他日後一項重大決定:不做生意人,願做藝術家。

這一期間朱銘以藝術作品參加競賽,1966年作品{相悅}曾獲選台灣省21屆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優選獎,隔年{久別}獲選台灣省22屆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第3名。其他有名雕塑有{}{牧童}{慈母像}等。

    1970年代拜雕塑家楊英雄為師,以融合了中國哲學如「太極」等的現代雕塑漸斬地聞名國際。從80年代至今朱銘轉而描繪人間百態的「人間系列」為創作主題。

    1981年隻身赴美,於紐約埋首創作,踏上國際化的第一步。

    朱銘美術館於1999 9月成立,最初是為了存放大型美術品而購買這塊山地,後來從大自然的靈感中,決定建一座美術館。朱銘美術館規劃有服務中心、第一展覽室、美術館本館、會議室、藝術表演區、藝術文流區及戶外展覽區。戶外展覽區包括:朱雋區、戲水區、太極廣場、人間廣場、慈母碑、天鵝池、藝術長廊、運動廣場。

簡報完後我們就跟隨李導覽經拼布長廊走出戶外參觀戶外展覽區,不願意走出戶外的就到本館區參觀,因為時間的關係就能參觀一個區,如有時間應當戶外展覽區和本館區都應參觀。首先我發現戶外展覽區規劃得井然有序,雖然樹木和花草不是很多,但賞心悅目,值得來這裡欣賞美術展覽。我們最先看到的是「第一人間系列作品」,有三軍抗戰英雄,其雕塑用的材料是青銅,不知甚麼緣故,那些雕塑出來的三軍將士個個都顯得疲勞不堪的樣子,是不是八年抗戰打得太累? 軍人應該要有雄糾糾,氣昂昂的特質,才能保護國家。在「第一人間系列作品」旁有荷花池,這樣的規劃會給遊客在參觀時帶來輕鬆自在的感覺。

其次我們參觀「朱雋區」,擺了幾個大石頭,最特殊的是有「拉鍊帳篷」、「拉鍊石頭」、「拉鍊池」等。再過來就是「青銅作品」,有領帶和腰帶等作品。路旁有兩棵小樹,朱銘為使小樹更有活力,還雕塑幾隻小鳥放在樹梢上(圖1,最後一張圖)。再向前走就看到一連的軍隊在出操,仔細看還有女兵、醫療官,每一位看起來都精神抖擻。

再過去我們來到太極廣場,有「太極系列」的展覽,這是龐大的美術品展覽,也是最大的展覽區域。我們先參觀較小的太極系列的藝術品,那是一付「左下勢獨立」的太極拳架勢(圖2);較遠處有一尊最大的「太極拱門」,是由兩人對招的「太極推手」演化而來,氣勢磅礡;但藝術家認為這種最大的格局,就是沒有格局。可見朱銘對太極拳曾經下過工夫。據李導覽說那座「太極拱門」使用的青銅就花上600萬台幣。李導覽同時介紹朱銘為甚麼要學太極拳,而大型藝術品是如何造出來,茲簡要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1970 年代拜雕塑家楊英雄為師,楊英雄看到朱銘身體虛弱,勸朱銘要學太極拳,他學了太極拳一段時間後,把太極拳的架勢融入了藝術品。如此一來不但身體更健康,加上有人指導,藝術品創作越來越高超,同時其藝術品還有中國人的品味,因而更揚名國際。一旦成名,朱銘的一件藝術品曾賣到6千多萬新台幣。

朱銘以前的住家附近,就有個陶藝家,木雕創作之餘,朱銘經常到鄰家中泡茶聊天。在那裏待久了,看多了,朱銘也開始捏捏陶土。朱銘發現陶土所展現的特性,相當不同於刨去木頭所呈現於表層質感。木頭不容易展現的細膩或豐腴,却是陶土這類材質的強項。

當他發覺陶土的特性在創作主題上受到限制之後,立即展開另外一段思索,最後發現了海綿,開始發展另一系列海綿翻銅的作品。做法就是先將構想用海綿雕塑成形,然後以此做模型,模型做好後將青銅灌進模子,青銅的藝術品初步成形後加以整修,即成。剛才我們看到的是最大的太極系列,其重量有20噸重。

我們從一艘未完成的軍艦旁經過,雖然那是雕塑品,遠遠望過去,還是有真實感,其展覽的目的就是讓人們瞭解,如何做軍艦,可惜尚未完成,李導覽沒有帶我們去參觀。

其後我們來到了一個模型休息站,外面有一排長板凳,有好幾位模型人坐在那裏睡覺。有的睡覺時嘴巴張開,有的低著頭,有的斜斜的靠到別人身上,奇形怪狀,看後自然會讓你捧腹大笑。藝術家看來普遍嚴肅,但朱銘却有幽默的一面。

其次我們參觀「人間系列一科學家」,這是朱銘2009年的新作,並於2 21日在朱銘美術館發表新作,並邀請馬英九總統及周錫瑋縣長參加。

朱銘此次推出的11件作品,創作發想來自中國偉大的4大科學成就,有發明造紙的蔡倫、發明印刷的畢昇、發明火藥的方士、以及傳說發明指南車的黃帝,並延伸至西方科學家牛頓、富蘭克林、愛因斯坦、法拉第、愛迪生、居禮夫人,另外還有一位台灣的科學家李遠哲。

朱銘表示,中國的4大發明有這麼了不起的成就,但我們的印象却很模糊,他就想把它刻出來,來教育下一代,再加入西洋的6位科學家,最後又想到應該有一位近代的科學家李遠哲先生。

朱銘在科學家造形方面,簡潔中帶出大氣闊人物姿態,在豐富立體結構裡更顯雕塑塊體節奏美感。外觀以白彩表現,局部妝點黑色的點與線條,在最單純的色彩語言裡展現出人物姿態的靜謐偉大。

首次造訪朱銘美術館的馬總統則是以「一路走來,一路驚豔」,來形容欣賞朱銘作品的感覺,他說,朱銘自己開創一片天地,他的作品蘊含台灣人的活力、關懷、熱情,朱銘是國寶級的藝術家。

最後我們來到藝術表演區,是動物指數最高、活動力最強的一個池,有魚有鴨有黑天鵝。值得一提的就是黑天鵝本來有一對,後來不知甚麼原因另一隻死了,只剩下一隻,而這一隻還是過得很快樂,只要有人靠近魚池,牠就會游過來和客人打招呼,好像有靈性。

其後我們經過藝術長廊,如隧道,兩側有兒童圖畫,這是每年會徵選小朋友來到美術館內參與大型塗鴉創作。

最後經過運動廣場,人間系列的作品有:降落傘、騎摩托車、撐竿跳、跨欄、體操、吊單槓、舞蹈等,都展現力與美的造形(3)。至此,我們結束戶外展覽區的參觀。最後要感謝台中縣醫師公會陳宗獻理事長、全體理監事以及傅姿溶總幹事舉辦有益身心的郊遊活動,同時感謝李導覽熱心講解,獲益良多。

 1.JPG    

 1.李導覽在解說朱銘作品

 

 2.JPG  

 2.太極拳系列──左下勢獨立

 

 3.JPG  

3. 運動廣場的降落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水 的頭像
    阿水

    阿水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