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與疼痛同樣為一種警報(Alarm),例如皮膚上有小蟲或者異物附著時,自然會搔癢,把異物去除,自然就有這種保護作用。
通常不會把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認為自體免疫性疾瘍,因為沒有科學上有力證據(Evidence),因此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的發生原因,還是不明。
引其癢的原因,其機轉很複雜,有許多不明的地方,只有對癢如何處理的問題。
其次談到星狀膠細胞(Astrocyte),作用對神經細胞,供應營養及神經細胞之間的傳導,
對於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動物,觀察其脊髓,星狀膠細胞被活化,活化的星狀膠細胞,會分泌Lipocalin-2,一種蛋白質,這種Lipocalin-2引起的癢,比普通癢,還要嚴重,也就是有增強癢的作用。
脊髓之中有神經,有神經就有星狀膠細胞,在神經傳導,即突觸( Synapse)周圍同樣有星狀膠細胞,對突觸,釋放Lipocalin-2,增強發癢的可能性。另外還有一種細胞為微膠細胞( Microglial cell)與發癢有關。
談到微膠細胞的作用,從研究得知,Minocycline投予,動物試驗發病異位性皮膚炎的脊髓中,發癢會被抑制下來。因此,很可能異位性皮膚炎引起的癢,不僅與星狀膠細胞有關,可能還與微膠細胞有關。
對治療藥的研發,癢的機轉瞭解後,可研發出蛋白質的抗體加以治療。目前對星狀膠細胞及微膠細胞,還沒有研發出新的藥物。現所使用為Interleukin 31(IL 31)受體的抗體,對異位性皮膚炎引起的癢治療效果,有效。
最近研發的Nemolizumab使用於中度及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的止癢有效的報告。異位性皮膚炎發病與TH2 cytokine有關,其中與Interleukin 4 及13有密切關係。
IL 4受體在研發中,稱為Dupilumab,現己使用於臨床,雖不是很完美,還是有抑制癢的治療效果。但是抗體藥是高價藥物,不能隨便使用。
蕁麻疹的癢,是組織胺引起,因此,使用抗組織胺有效,但是異位性皮膚炎,除了組織胺,還有許多物質與癢有關。例如血清素(Serotonin) 、蛋白酶(Protease)及IL 31有關。因此,有的癢,塗上單純藥,沒有效的原因。談到癢的原因,因為與生命關係不太,因此,一直沒有加緊研究。現醫界,對這方面加緊研究,希望能推出,新的,有效的止癢藥物。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對癢的問題最大。最近的研究顯示,皮膚表皮有許多神經纖維生長,因此,這可能導致比普通人,更癢的原因。
關鍵字:異位性皮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