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0年代日本所爆發的水俁病即是甲基汞(Methyl mercury中毒,當時日本嚴格禁止工廠排放廢水。本來水銀Mercury是在自然界有的元素,呈現液狀的金屬。在醫療單位使用的溫度計和血壓計,都曾使用水銀。火山噴出的氣體或我們燃燒的化石燃料,甲基汞會變成蒸氣存在於大氣中。由於濃度很低,對身體不會引起健康的問題。這種自然界的水銀溶於水中,經化學或微生物的作用變成甲基汞。而這種濃度相當低,以ppt表示,即1兆分之1公克表示。雖然濃度不高,但經食物鏈的作用會經生物濃縮。雖然自然界的甲基汞的含量很低,但是自然界中有食物鏈的問題,也就是生物之中,大的生物會吃較小生物的問題,如此下來甲基汞會被生物慢慢濃縮下來。尤其是魚類,不易排泄甲基汞,大型的魚類,如鮪魚、鯊魚及吃魚的齒鯨魚(Odontoceti),此等魚類有濃縮甲基汞的作用,成為ppt‐order 

其次談到海底的貝類,對海底的貝類瞭解得不多,但是海底的貝類Kinmedai,此類貝類棲息在深海,而海底的溫度較低,生長的速度緩慢,因此可以將甲基汞高濃度的濃縮。因此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警告,吃一種貝類(ツチユウバイガイ)時要小心。

日本目前吃海鮮,按平日的量吃應是沒有問題,但是懷孕的婦女還是要小心,因胎兒對甲基汞比較敏感。吃多了含甲基汞的海鮮類,懷孕婦女沒有問題,但胎兒可以造成腦性麻痺,或大腦的發育遲緩。

1980年曾對北海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的沿海居民吃過很多鯨魚,及印度洋的塞舌爾共和國( Republic of Seychelles.,也吃了很多海鮮,作過研究,結果發現海鮮類的甲基汞對懷孕婦女的影響不大,但是還是多少會影響胎兒,但不嚴重。此類小兒照樣進小學及中學。但使用電流生理學或神經行動學的檢查,會發現,大腦曾受到甲基汞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微小,並不嚴重。

因此孕婦攝取海鮮還是要有一個標準,日本訂出的標準是,孕婦一次攝取的海鮮標準量,一次可以攝取80公克。如果食用藍鰭金槍魚(Southern bluefin tuna)或旗魚又稱為馬林魚(Kajikia audax),一週可以吃2次。如果食用太平洋藍鰭金槍魚(Pacific bluefin tuna金目鯛(Beryx splendens),最好一週吃1次。

雖然如此,魚肉內有不飽和脂肪酸、EPADHA,即使胎兒有輕度的受到影響,慢慢長大後,腦部的受傷會慢慢消失。談到嬰兒及幼兒對甲基汞的影響不大。

   最近日本曾做過,健康成人攝取過多的甲基汞,研究其心臟搏動使用傅立葉分析(Fourier Analysis),發現血液中及毛髮中甲基汞的濃度最高,這時的心搏動顯示低周波成分有增加的傾向。這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發生不平衡,表示交感神經優位的狀態。如果恢復正常的飲食,上述症狀便消失。如果上述症狀長期繼續存在,會發生何種症狀,日本正在研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