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下午 3:00-5:00 地點 茂榜廳 題目:談生命建築 主講人 李祖元 建築師。首先有「牟宗三學術講座執行委員」講話:哲學大師牟宗三在生著作無數,於1995年逝世。由「鵝湖月刊社」籌組紀念牟宗三先生之「牟宗三學術講座」。本講座就是其中之一。而本年度首先在東海大學舉辦。接著由東海校長程海東先生介紹李祖元建築師:李大師曾在東海當過2年的建築系助教,後赴美深造,1978年曾在美國服務。回到台灣後開始轉變從前的建築風格,由西方的建策風格再加上自己的建築風格。前後完成台北101大樓及中台禪寺等名聞中外的建築。
李大師講的「談生命建築」 就是要真善美的人生。其後放映電影,有目前在大陸的建築,不管在北平、南京及福建都有超大型的建築,很壯觀,同時表現真善美。
看那場電影使人很感動,如果下一次還有這樣精彩的演講,請大家不要錯失。
李大師是大忙人,演講完後還空出時間讓同學發問,這一點使人很感動。同學們都踴躍發問。筆者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房子蓋得好,但風水不好,人還是住得不舒服,不知李大師對風水有何看法?回答:對風水沒有深入的研究。
61.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下午 3:00-5:00 地點 路思義學堂 題目:如何平衡我們的生活(How to balance our life) 主講人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Dr. Kevin牧師。本次演講因美國牧師,故使用美語演講。主要告訴我們,我們的身體如一座冰山,有10%露在海平面上,但有90%埋在海平面下。露在海平面上的如我們的財富、才華、表現、智慧等,但是埋在海平面下的有很多潛在的能力有待我們去發掘。可以使用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家多接觸彼此瞭解、提升道德教育、有時放鬆心情享受生活,才能發掘潛在能力,進而可以平衡我們的生活。
會後我提出問題:目前醫學上也會提到這個問題,主要是靠早睡早起,聽音樂,郊遊,讀書等都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62.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下午 2:00-5:00 地點 人文大樓 H216 題目:東海哲學工作坊 理解與詮釋 主講人 方萬全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林維杰 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方萬全教授所談的為「戴維森的意義理論與詮辭理論」。林維杰教授所談的是「逆所求能與對話求通:Gadamer的詮釋學」。除了談得很詳細外還另請他校二位教授來擔任與談人,本校有社會學系的鄭教授來補充說明。因此討論起來很熱烈。因論文為初稿,不得向外發表。
在談論中教授與教授之間如有不懂的地方會互相請教,可見學無止境。
63.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下午 17:30-21:00 地點 演奏廳 題目:美國作曲家Amy Bech (1867-1944)的藝術歌曲 主講人 張欣詩。
張詩欣於2004年取得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博土士學位,主修鋼琴伴奏與室內樂,副修教學法及鋼琴獨奏。目前職任助理教授,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鋼琴伴奏合作藝術研究所音樂學系。Amy Bech,愛米 畢曲(畢曲夫人),在美國出生,是獨生女,從小對音樂有天分,16歲開始演奏生涯,1886年開始出名。嫁給美國外科醫生,先生支持她的音樂,在沒有後顧之憂的狀況下,因此她對鋼琴曲的創作旺盛。1916年先生去世,為了擴張鋼琴的演奏,她到歐洲發展,不久在歐洲出名,在美國也跟隨出名。1940年因心臟病病逝,她的一生寫了150多首作品,包括有鋼琴曲、管弦曲、室內樂。由於她的作品動聽悅耳,容易演奏,又不會太長,經常被拿來演奏,同時有提升心靈的作用。她出生於還不是很開放的年代,有這麼多作品令後人敬佩。最後播放她二部作品供大家欣賞。
Scottish Lgend OP 54-1
Gapotte Fantasto OP 54-2
64.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 13:30- 地點 演奏廳 題目:友藝鋼琴三重奏。
大提琴/曾素芝 台灣新竹人,光仁中學畢業後,通過教育部資賦優異兒童核定,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就讀,追隨名師C.Schmitz 教授學習大提琴,順利獲得室內樂及大提琴第一獎後,進入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自比利時返國後,承襲歐洲法比學派的傳統努力嘗試將紮實的大提琴技法的演奏概念引進國內,培育了許多國內菁英。
鋼琴/孫樹文 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系及研究所專任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研究所兼任教授。
小提琴/黃瀚民 六歲學鋼琴,十歲起學小提琴;初高中就讀光仁中學音樂班,畢業後參加甄選,進入第一志願輔仁大學音樂系。1995年以全額獎學金進人University of Minnesota,以三年時間完成博土學位。
曲目:
德步西:{深情的行板} 選自G大調第二調號鋼琴三重奏。
布拉姆斯:C大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87。
孟德爾頌:D小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作品49.
法國作曲家德步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為十九世紀後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和聲的創作對日後許多作曲家影響重大。在第三樂章{深情的行板},樂曲以清麗的鋼琴獨奏開始,大提琴則於其後奏出婉約動人的旋律,緊接著小提琴又在高音域上重複一次。如此漸增式的安排,使音樂織度呈現越趨豐厚之效果。經過以鋼琴為主體的簡單間奏段落,音樂進入情感澎湃的中段,大、小提琴經過幾次對答句後,轉為八度齊奏,由鋼琴覆誦其旋律,將樂曲的張力帶到最高點。
布拉姆斯( Jonannes Brahas, 1833-1897)出生於十八世紀中德國,為浪漫晚期的領導人物之一。他的父親善於演奏法國號和低音提琴,耳濡目染下,他自小學習鋼琴、大提琴、法國號及音樂理論。少年時期的布拉姆斯,在餐廳和舞廳演奏流行音樂維生,這段經歷培養出他對民歌及通俗音樂的偏好,因此他的作品中經常可見匈牙利吉普賽風格的影子。
第四樂章以奏嗚曲寫成,以大、小提琴齊奏呈現的第一主題帶有民歌風味,洋溢著歡快氣息。經過完整的再現部,音樂突然陷入一段緩慢而柔情的情緒中,就在以為樂曲就此消失雲霧中之時,第一主體又忽然再現,音樂隨之越趨激動,進入最後的高潮段落,氣勢磅礡地結束全曲。
孟德爾頌:D小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作品49.
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生於音樂史上的浪漫時期,同時以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和管風琴家的身份活躍於1830和40年代的德國,其優異的音樂天賦常與莫札特並稱。
此首第一號鋼琴三重奏寫於1839年,全曲共有四個樂章,其寫作手法呈現孟德爾頌常用之特色,為其室內樂代表作之一。
第四樂章為熱情的快板,一開始由鋼琴先奏出貫穿全曲的主題,之後大、小提琴再加入。鋼琴在此樂章中的份量相當吃重,包括弦技的快速琶音音群和連續而急促的八度音群等,是孟德爾頌對初稿修改幅度最大的一個樂章。
65.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下午 16:35 地點 演奏廳 題目:東海大學與日本名古屋音樂大學姊妹校交流協定簽署儀式。
還沒有簽署儀式前先來個四重奏,先暖身下,以便儀式能夠順利進行。四重奏演奏的是台灣民謠,動聽感人。接著東海校長程海東致詞:東海有1萬 7千位學生,規模相當大。並與國外130個大學締結姊妹校,東海的音樂系只是一個系,然而名古屋音樂大學是一所大學,顯然比東大音樂系大得多,因此東大音樂系可說佔盡便宜,希望將來名古屋音樂大學多多與東大音樂系交流。其次有名古屋音樂大學校長高橋 肇 校長致詞:大致說名古屋音樂大學的規模沒有東大的大,但是音樂教育始終很用心。而東大的音樂系環境優美,技術精進,與之交流,再好不過,希望將來兩校的交流在音樂方面會有長足的進步。
兩校校長上了舞台在長桌上的協定書上簽字,然後互相交換禮物。接著壓軸戲,由本校三位老師和20名學生合唱團表演「飲酒歌」,歡樂的心情表露無遺。最後是由東大管弦樂團表演打擊樂器,優美的旋律,加上有力的打擊,真的振憾人心,結束本次的簽署儀式。
66. 2011年5月5、6日 星期四、五 下午 14:10開始 地點 茂榜廳 題目:「歷史上的民眾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People and Society in History: An International Cnference)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14:10- 14:25 開幕式 東海大學程海東校長致詞:大意說,從前由石器時代演變到瓷器時代,再演變到鐵器時代,現代已進步到電腦的時代,程校長是學「材料學」的,有數不盡的材料,這與民眾和社會的進步都有密切的關係。
14:25-16:05 討論提目:民眾和社會的互動 主持人: 張榮芬(東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報告人/題目 鄭(木昌)元 韓國濟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秦漢時代的國家公共建設與民眾動員。評論人 詹士模 嘉義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是討論秦漢帝國長城建設工程為中心。雖然鄭教授是韓國人,他還是用國語(華語)演講。演講內容:在中國歷史上,統一帝國的建立意味著進入古代國家的新階段。統一國家為了符合新階段的統治,需要有新的公共建設。
做為初期統一帝國的秦漢時代所形成的代表性土木工程,也就是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分別有北方的萬里長城、首都長安城的建造、和連接各地交通,同時亦為一項統治手段的道路建設,以及該時期的水利工程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黃河及其支流中所實施的治水和灌溉事業。
根據歷史記載,有二十多國諸候國與王朝修築過的長城,而且到了大一統帝國成立之後,長城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秦把各諸侯相互防禦的長城予以改建,將戰國時代的秦、趙、燕地區的部份長城加以修繕連結,於是完成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這對於保護農耕地區免受游牧民族的入侵起了重大的作用,有助於防止中國與外部勢力的衝突。在國家經營上一定需要防止社會間接資本的建設投資。但是秦帝國的長城建設已超過當時的國家力量,因而導致國家在統治及經營上的負擔過重而引起農民起義,因此過度的社會間接資本投資成了秦帝國滅亡原因之一。
報告人/題目 林韻柔 中興大學人文與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唐代的念佛結社及其社會基礎。評論人 劉淑芬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淨土信仰自佛教初傳中國之始,便佔有重要的地位。佛教淨土包含藥師佛淨土、彌勒淨土、彌陀淨土等,尤以彌勒與彌陀淨土信仰最為興盛。彌勒淨土盛行於南北朝,隋唐之後漸衰,並轉為與民間結合,甚至依其教義形成叛亂團體。隋唐之後彌陀淨土信仰已漸融入各宗的修行實踐之中,並盛行於中國社會之中,持名念佛的修行方式,深入民間,成為最普遍的佛教修行法門。由於淨土法門,簡單易行,念佛修行廣為一般信眾所接受,更使得淨土信仰團體中的合眾較其他佛教信仰團體中的俗眾更具影響力。
真正開啟淨土信仰念佛修持法門者,為北魏的曇鸞(476-542)。曇鸞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當時北方的淨土信仰已有一定的信眾基礎,但無論僧俗,信眾對於淨土信仰的認知,並未能將對彌勒、彌陀的信仰緊密連結在一起;信仰修行方式也非持誦念佛,而是表現在當時盛行的造像活動中。
自南北朝至隋唐,信眾對於淨土的信仰方式,由造像祈願為主,轉而以念佛自修為主,反映了信仰佛教信眾由祈願他力救濟轉向發心自力修行。
由於淨土宗的修行法門容易,不一定要僧侶的教導,因此相對於其他宗派,淨土宗並不特別講究宗派中道統系統的延續,但其成為彌陀淨土信仰的專修法門之後自然可能學習其他修行法門的組織形態,以增加信眾的信仰與持行。
中唐以後,念佛法門已具一定程序與規制,受到法照所倡之五會念佛法之影響,並且開始出現專修淨土的念佛結社。淨土念佛結社,除了有僧人領導俗眾集會念佛外,士人組織的念佛結社成為不同於宗派佛教的特殊組織,進入宋代以後,更逐漸發展出由士人主持,以俗眾為主持的念佛結社,反應佛教在中國的通俗化與普及化,相較於其他修行法門,如持戒守律、禪修、造像等,念佛更顯易行,不但反應社會結構中庶民階層整體素質的提升,也使淨土宗得以迅速發展,在宋以下與禪宗並列為最為興盛的二大宗派。
報告人/題目 翁育瑄 東海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戀愛與通姦-唐代筆記小說中所見之兩性關係。評論人 陳登武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唐代婦女史歷年來的研究成果多集於妒婦與妓女兩個問題,女性人物研究則以武則天、楊貴妃為主。就唐代婦女史研究而言,因為正史記載不多,勢必利用其它史料,最常利用的就是筆記小說,筆記小說仍為唐代婦女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下舉三篇諭文為代表:
妹尾達彥{「才子」與「佳人」-九世紀中國新的男女認識的形成}。
盧建興{ 欲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構和逾越}以法律、正史、小說、詩、筆記等方面的情義論述。
羅彫華{唐代社會的無夫姦現眾}以唐代筆記小說為素材,探討未婚(室女)、非婚(別宅婦)、失婚(寡婦)、不婚(尼 女冠)四種的女性的姦私案例。
筆記小說強調娛樂功能,至於其是否需要合於律文規定,或許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唐代筆記小說中所描述的犯姦行為,多未被告發,甚至強姦者也多未受到制裁。此現象是否能以「禮教不嚴」一說涵蓋整個唐代社會。事實上,記載這類故事的作品多出於唐代中後期,也就是一般所謂唐代禮教趨向嚴謹的時期,而此時期亦為唐代小說之創作顛峰期。與詩一樣,小說也為當時文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尤期是娛樂方面的功能。「傳奇」故事大量出現,是為了滿足視聽者的需求,也為他們創造了想像的空間。
筆記小說既然強調其娛樂功能,內容所述與事實不合在所難免,無法以嚴肅眼光視之。它雖然反應社會現實,但也不能忘記它們是被創造出來的,具有強烈的虛構性。我們利用筆記小說作為史學研究材料的同時,也不能不注意它們偏離事實的可能性,而必須思考隱藏在它們背後的真正意義。
16:20~17:30討論提目: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 主持人:古鴻延(東海大學榮譽教授)
報告人/題目 許文雄(東海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題目 台灣命案(Homicide in Taiwan) 從1701年-1750年。 評論人 Ching-chih Chen
十八世紀前半葉台灣命案的導因大略可分成兩種:社會經濟關係和兩性關係的因素。根據佛洛伊德(1856-1939),文明壓力、「超我」的道德規範,一夫一妻制(monogamy),禁止亂倫(incest taboo)、及懲罰「違犯」(transgressions)都壓抑(repress)人的本能原欲,而激動人用別的途徑發洩,尋求滿足。另外清廷對台灣的移民政策,限制女性抵台,導致十八世紀前半葉男多女少和男晚婚的現象,更產生性關係的偏差。不管是否能解釋為偏差,以下簡述十八世紀前半葉性關係所導致的命案。
台灣十八世紀前半葉異性關係和同性關係導致17件命案,也可從人的本能:性本能(原慾、愛慾)、「自我維持」(self-preservation)本能、攻擊(或死)本能來探究。性關係致死的案件顯然跟性本能和攻擊本能相關聯,值得精神分析。受精神分析影響的學者認為「承認慾才能解釋事實。」而解釋事實,承認慾的本能和激情的佛洛伊德一再強調,人的性本能有著殘酷 (cruelty)和施虐(sadism)的傾向。從精神的角度來看,1701-1750年台灣的這17件命案,佐證了佛洛伊德的洞見:性本能和暴虐結合起來,激發最悽慘的結局。
1701-1750年台灣這些命案多發生在南部。58件命案中,發生在諸羅以南的有39件; 在中部,15件;在北部, 4件。台灣墾殖最早在南部,命案自然也較多。十八世紀初,中部地區開始發展,到了1738年才開始有命案。稍晚墾殖的北部,要到1742年以後,命案才發生在竹塹、南崁、談水。
總的來看,1701-1750年台灣命案的犯者和死者。在各階層,秀才、地主、佃工、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佃農只受害。其他從事只能糊口工作的,不是加害者就是受害者。
有限的檔案史料使我們可以粗略探討十八世紀前半葉台灣命案。1701-1750年台灣社會關係和性別關係導致經濟58件命案。導因以爭端(33個)最多,佔一半,其他一半包括械鬥、偷盜、和賭博等11個,以及性別關係17個。在十八世紀初葉台灣爭端不是要搶奪資源才導致命案。命案,不管是偶發(49件)還是預謀(9 件),有32件使凶器,其他一半徒手,多半發生較早開墾的南部(39件)。命案的兇犯和死者來自各行各業;年紀比一般稍大些,平均年齡兇犯32歲,死者40歲。由於資料的限制,算不出十八世紀前半葉台灣命案頻率(frequency), 也無法衡量暴力多普遍。
報告人/題目 王政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題目 無語問上帝:十九世紀台台灣基督徒的社會處境。評論人 陳梅卿(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文主要探討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所面對的社會處境,分析教案及戰爭中基督徒所遭遇的處境。由於王政文教授是基督徒,因此討論這類問題,可以深人入,同時得心應手。對早期基督徒受到迫害,時有所聞,但不知其原因,聽了王政文教授的演講才進一步瞭解,獲益良多。
本文主要探討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所面對的社會處境,分析教案及戰爭中基督徒所遭遇的處境,及其面對困境的態度及採取的反應。同時探討戰爭中基督徒的處境。清領時期在幾次對外的戰爭與衝突中,對基督徒造成甚麼影響?文中將從1868年樟腦糾紛及安平砲擊事件,1874年牡丹社事件及1884年清法戰爭乃至1895年甲午戰爭乙末抗日運動來分析基督徒的遭遇與處境,瞭解戰爭中基督徒為何經常被指控通敵?為何成為群眾發洩和攻擊的目標?並由此說明當社會發生危機或傳統秩序遭到破壞時,基督徒被當成「替罪羊」的社會遭遇與情境,及其面對的態度與反應。
從基督教史的角度看來,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的遭遇經歷了苦難與迫害,因而使得基督徒有共同苦難遭遇的經歷,這個經歷形成基督徒的共同記憶,在群體意識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於是「基督徒」成為一個緊密的社群,從個人變成社群,從點變成面。心靈創傷(trauma)成為基督徒永久的記憶,加強了基督徒的認同。看似徬徨無助的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卻在「迫害」中體驗了信仰的歷程,身歷其境與信仰教導的結合,使得基督徒面對教案或戰爭苦難來臨時的態度不是崩潰,反而是更加確信基督徒信仰。在十九世紀台灣的社會情境下,士紳對教徒的迫害是在維護社會秩序,而教徒經歷的苦難與逃亡,卻成就了基督徒尋求天路的歷程。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09:20- 11:20 討論提目:民眾、官神和社會運動 主持人:呂芳上(國史館館長)
報告人/題目 David Faure(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題目From People to Societ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Daily Life in Twennieth- century China 評論人 許文雄(東海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
雖然David Faure是美國人,他用華語演講,同時放演幻灯片,容易聽得懂。由於國民革命軍推翻滿清後,很多外來的資訊湧進中國大陸,因此在生活上,從餅干、建築、服裝、飲食、教育慢慢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女子開始進入學校受教育,後來發現女子受教育所得的好處和男子一樣好,同時開始運動,有的運動並不比男子差,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上學,國家因而向上發展。從前是科舉時代,念八股文通過考試就當官,但是百姓的興趣是到公司行號去上班,升等快,錢也賺得快,為了應付考試,還要準備物理、化學、數學等,於是中國人的知識因而擴展。使得中國曾經是東亞病夫,不到一世紀便崛起,不是沒有道理的。
報告人/題目 吳密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 題目1930年代台灣的「部落振興運動」 評論人 蔡錦堂(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教授)。
談到1930年代台灣的「部落振興運動」,就要提到「皇民化運動」,這個皇民化運動可說是「將台灣人民教育成效忠天皇之子民」,其內容則經常被舉出「國語(日語)常用」、「改姓名」、「參拜神社」等。皇民化並不是1937年7月蘆溝橋事件之後才出現。而是1930年代前期社會教化事業推出時就已經具有這種政策了。
日本把台灣的殖民政策的管理法和法國或西班牙的殖民不同,因台灣靠近日本,日本有意把台灣改造成日本的國土一部份,帶有幾分「愛心」和「熱心」來建設。
報告人/題目 山口智哉(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題目 宋代新昌縣城的開發與地方精英的形成-以教育事業為例 評論人 濱島敦俊(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約聘教授)。
山口智哉是日本人,為了研究中國大陸的新昌縣城,曾跑到大陸去參觀和尋找資料,然後寫成本論文,同時在大會上還用國語(華話)發表論文。
在新昌縣,北宋時期由石溪義塾,南宋時期有勢力的氏族個別性地開展了教育活動,同時還如陳氏義塾那樣設立了規模可與石溪義塾比肩的私立書院,對地域社會中的教育與學術活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南宋以後,儘管經地方官府不斷地大力推動,縣學在教育設施方面形成了規模,但終未形成帶動地域學習的勢力。由宋朝一代,在新昌縣的教育與學術治動中,可看出民間的教育設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並且由宋朝一代的私立教育設施中可見到重視科舉這一點頗為重要。尤其在南宋後期,儘管道學派的影響波及到該地域,但此傾向並未改變。可認為其背景是存在著新昌縣所屬的浙東地域的思想,即永嘉學派與明州等地域的學術傾向。石斗文與石宗昭不斷與諸學派展開範圍廣泛的學術交往。正是這一傾向形成了新昌縣獨自的地域學術特色。並且這種對科舉的重視促使私立教育設施的教育更明確,但同時也兼具易受國家制度影響的特徵。因而經宋元凌交替,科舉制度廢除後,新昌縣的學術活動也顯著衰退。
報告人/題目 李承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題目 殖民地台灣「民眾」的構成與知識論:歷史社會學觀點的檢討 評論人 曾文亮(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助理研究員。
由於本文的講義註明(會議初稿、請勿引用),因此內容從略。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14:10- 15:30 討論提目:金融、貿易與消費 主持人:呂士朋(國史館館長)
報告人/題目 Ching-chih Chen( Professor Emeritus, Historitical Studie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Edwardsville) 題目 Opium, People and Colonial Society: The Case of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評論人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主要是討論日本佔領台灣初期,台灣人吸鴉片的人佔人口的20%。吸鴉片的人口相當高,當時日本的政策就是管制鴉片,不能隨便買到鴉片,讓吸鴉片人口不再增加。另一方面請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研究如何脫離鴉片成癮。杜博士研究出一套脫離鴉片成癮法,那就是吸鴉片的劑量慢慢減少,就可脫離鴉片成癮,日本的這個方法較溫和,既可減少吸鴉片的人,又可增加賣鴉片的稅收。為此我提出為何日本佔領台灣初期,會有那麼多人吸鴉片?回答:因為清朝對鴉片的管制比較鬆,因此百姓在交流時都用鴉片請客,逐漸使台灣吸鴉片的人口增加。
報告人/題目 陳計堯(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題目 私營銀行的吸引力:劉鴻生的中國企業銀行之個案(The Attraction of Private Banking: the Case of Liu Hongsheng’s China Develoopment Bank) 評論人 陳慈玉(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中國歷史上的民國時期見證私營銀行的耀眼發展,但是我們對於它相關的議題所知甚少。人們通常提供的解釋是這些華商從其他行業進軍銀行業,主要是吸引更多資本以支持他們其它企業。然而,銀行業本身可能也作為一項多元化的途徑而成為華商進軍的誘因。不同策略之間的選擇可能影響到該銀行的貸款與投資項目之方式,並且可能會影響私營銀行的通盤發展。基於一名著名企業家劉鴻生所辦的中國企銀之檔案資料,本文把上述兩重假設加以檢討,以理解民國時期中國私營銀行的崛起與企業擴張之間的關係。
報告人/題目 富澤芳亞(日本島根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題目 在日本的中國紡織業史研究的成果與課題 評論人 陳慈玉(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和棉製品的生產國。棉紡織工業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工業部門。另外,近代日本紡織業對中國棉織品的出口,以及後來對中國資本的直接投資,促其得到很大的發展。
中國資本紡織業經(以下簡稱中國紡,中國紡織業表現包括中國紡與外國紡)是「民族資本」的典型,為此從初創期到第一次大戰,不得不在外國、帝國主義資本和「官僚資本」的從屬關係下存在。而且在從日本史方面的在華紡織研究過程中,認為在華紡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中國侵略的中心,由於受到有先進技術的在華紡的壓迫,在抗戰期間中國紡陷入停滯,處在危機的狀態。
在近幾年的中國大陸學界,推進從科學管理法和公司治理的滲透,整備公司法進行等經濟關聯法的觀點法上進行研究。
另外,現代的中國企業存在著輕視技術革新和沒有長期性的生命課題是與中國紡的問題非常相似,自己不開發優秀的產品,依存外資企業的技術轉移的姿態也很酷似。
參加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獲益良多,尤其能夠邀請到國際上和本國的一流專家學者,每一場演講都相當精彩,深入簡出,讓聽眾如沐春風,更難得的很多資料不容易在書店或一般的圖書館找到。同時與會學者,不管是美國、日本、或者韓國學者均用國語(華語)演講,聽起來格外使人興奮。
感謝東海歷史系在許文雄主任帶領下,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辦得很成功,更希望還有下一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60.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下午 3:00-5:00 地點 茂榜廳 題目:談生命建築 主講人 李祖元 建築師。首先有「牟宗三學術講座執行委員」講話:哲學大師牟宗三在生著作無數,於1995年逝世。由「鵝湖月刊社」籌組紀念牟宗三先生之「牟宗三學術講座」。本講座就是其中之一。而本年度首先在東海大學舉辦。接著由東海校長程海東先生介紹李祖元建築師:李大師曾在東海當過2年的建築系助教,後赴美深造,1978年曾在美國服務。回到台灣後開始轉變從前的建築風格,由西方的建策風格再加上自己的建築風格。前後完成台北101大樓及中台禪寺等名聞中外的建築。
李大師講的「談生命建築」 就是要真善美的人生。其後放映電影,有目前在大陸的建築,不管在北平、南京及福建都有超大型的建築,很壯觀,同時表現真善美。
看那場電影使人很感動,如果下一次還有這樣精彩的演講,請大家不要錯失。
李大師是大忙人,演講完後還空出時間讓同學發問,這一點使人很感動。同學們都踴躍發問。筆者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房子蓋得好,但風水不好,人還是住得不舒服,不知李大師對風水有何看法?回答:對風水沒有深入的研究。
61.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下午 3:00-5:00 地點 路思義學堂 題目:如何平衡我們的生活(How to balance our life) 主講人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Dr. Kevin牧師。本次演講因美國牧師,故使用美語演講。主要告訴我們,我們的身體如一座冰山,有10%露在海平面上,但有90%埋在海平面下。露在海平面上的如我們的財富、才華、表現、智慧等,但是埋在海平面下的有很多潛在的能力有待我們去發掘。可以使用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家多接觸彼此瞭解、提升道德教育、有時放鬆心情享受生活,才能發掘潛在能力,進而可以平衡我們的生活。
會後我提出問題:目前醫學上也會提到這個問題,主要是靠早睡早起,聽音樂,郊遊,讀書等都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62.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下午 2:00-5:00 地點 人文大樓 H216 題目:東海哲學工作坊 理解與詮釋 主講人 方萬全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林維杰 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方萬全教授所談的為「戴維森的意義理論與詮辭理論」。林維杰教授所談的是「逆所求能與對話求通:Gadamer的詮釋學」。除了談得很詳細外還另請他校二位教授來擔任與談人,本校有社會學系的鄭教授來補充說明。因此討論起來很熱烈。因論文為初稿,不得向外發表。
在談論中教授與教授之間如有不懂的地方會互相請教,可見學無止境。
63.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下午 17:30-21:00 地點 演奏廳 題目:美國作曲家Amy Bech (1867-1944)的藝術歌曲 主講人 張欣詩。
張詩欣於2004年取得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博土士學位,主修鋼琴伴奏與室內樂,副修教學法及鋼琴獨奏。目前職任助理教授,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鋼琴伴奏合作藝術研究所音樂學系。Amy Bech,愛米 畢曲(畢曲夫人),在美國出生,是獨生女,從小對音樂有天分,16歲開始演奏生涯,1886年開始出名。嫁給美國外科醫生,先生支持她的音樂,在沒有後顧之憂的狀況下,因此她對鋼琴曲的創作旺盛。1916年先生去世,為了擴張鋼琴的演奏,她到歐洲發展,不久在歐洲出名,在美國也跟隨出名。1940年因心臟病病逝,她的一生寫了150多首作品,包括有鋼琴曲、管弦曲、室內樂。由於她的作品動聽悅耳,容易演奏,又不會太長,經常被拿來演奏,同時有提升心靈的作用。她出生於還不是很開放的年代,有這麼多作品令後人敬佩。最後播放她二部作品供大家欣賞。
Scottish Lgend OP 54-1
Gapotte Fantasto OP 54-2
64.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 13:30- 地點 演奏廳 題目:友藝鋼琴三重奏。
大提琴/曾素芝 台灣新竹人,光仁中學畢業後,通過教育部資賦優異兒童核定,赴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就讀,追隨名師C.Schmitz 教授學習大提琴,順利獲得室內樂及大提琴第一獎後,進入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自比利時返國後,承襲歐洲法比學派的傳統努力嘗試將紮實的大提琴技法的演奏概念引進國內,培育了許多國內菁英。
鋼琴/孫樹文 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系及研究所專任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研究所兼任教授。
小提琴/黃瀚民 六歲學鋼琴,十歲起學小提琴;初高中就讀光仁中學音樂班,畢業後參加甄選,進入第一志願輔仁大學音樂系。1995年以全額獎學金進人University of Minnesota,以三年時間完成博土學位。
曲目:
德步西:{深情的行板} 選自G大調第二調號鋼琴三重奏。
布拉姆斯:C大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87。
孟德爾頌:D小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作品49.
法國作曲家德步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為十九世紀後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和聲的創作對日後許多作曲家影響重大。在第三樂章{深情的行板},樂曲以清麗的鋼琴獨奏開始,大提琴則於其後奏出婉約動人的旋律,緊接著小提琴又在高音域上重複一次。如此漸增式的安排,使音樂織度呈現越趨豐厚之效果。經過以鋼琴為主體的簡單間奏段落,音樂進入情感澎湃的中段,大、小提琴經過幾次對答句後,轉為八度齊奏,由鋼琴覆誦其旋律,將樂曲的張力帶到最高點。
布拉姆斯( Jonannes Brahas, 1833-1897)出生於十八世紀中德國,為浪漫晚期的領導人物之一。他的父親善於演奏法國號和低音提琴,耳濡目染下,他自小學習鋼琴、大提琴、法國號及音樂理論。少年時期的布拉姆斯,在餐廳和舞廳演奏流行音樂維生,這段經歷培養出他對民歌及通俗音樂的偏好,因此他的作品中經常可見匈牙利吉普賽風格的影子。
第四樂章以奏嗚曲寫成,以大、小提琴齊奏呈現的第一主題帶有民歌風味,洋溢著歡快氣息。經過完整的再現部,音樂突然陷入一段緩慢而柔情的情緒中,就在以為樂曲就此消失雲霧中之時,第一主體又忽然再現,音樂隨之越趨激動,進入最後的高潮段落,氣勢磅礡地結束全曲。
孟德爾頌:D小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作品49.
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生於音樂史上的浪漫時期,同時以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和管風琴家的身份活躍於1830和40年代的德國,其優異的音樂天賦常與莫札特並稱。
此首第一號鋼琴三重奏寫於1839年,全曲共有四個樂章,其寫作手法呈現孟德爾頌常用之特色,為其室內樂代表作之一。
第四樂章為熱情的快板,一開始由鋼琴先奏出貫穿全曲的主題,之後大、小提琴再加入。鋼琴在此樂章中的份量相當吃重,包括弦技的快速琶音音群和連續而急促的八度音群等,是孟德爾頌對初稿修改幅度最大的一個樂章。
65.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下午 16:35 地點 演奏廳 題目:東海大學與日本名古屋音樂大學姊妹校交流協定簽署儀式。
還沒有簽署儀式前先來個四重奏,先暖身下,以便儀式能夠順利進行。四重奏演奏的是台灣民謠,動聽感人。接著東海校長程海東致詞:東海有1萬 7千位學生,規模相當大。並與國外130個大學締結姊妹校,東海的音樂系只是一個系,然而名古屋音樂大學是一所大學,顯然比東大音樂系大得多,因此東大音樂系可說佔盡便宜,希望將來名古屋音樂大學多多與東大音樂系交流。其次有名古屋音樂大學校長高橋 肇 校長致詞:大致說名古屋音樂大學的規模沒有東大的大,但是音樂教育始終很用心。而東大的音樂系環境優美,技術精進,與之交流,再好不過,希望將來兩校的交流在音樂方面會有長足的進步。
兩校校長上了舞台在長桌上的協定書上簽字,然後互相交換禮物。接著壓軸戲,由本校三位老師和20名學生合唱團表演「飲酒歌」,歡樂的心情表露無遺。最後是由東大管弦樂團表演打擊樂器,優美的旋律,加上有力的打擊,真的振憾人心,結束本次的簽署儀式。
66. 2011年5月5、6日 星期四、五 下午 14:10開始 地點 茂榜廳 題目:「歷史上的民眾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People and Society in History: An International Cnference)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14:10- 14:25 開幕式 東海大學程海東校長致詞:大意說,從前由石器時代演變到瓷器時代,再演變到鐵器時代,現代已進步到電腦的時代,程校長是學「材料學」的,有數不盡的材料,這與民眾和社會的進步都有密切的關係。
14:25-16:05 討論提目:民眾和社會的互動 主持人: 張榮芬(東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報告人/題目 鄭(木昌)元 韓國濟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秦漢時代的國家公共建設與民眾動員。評論人 詹士模 嘉義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是討論秦漢帝國長城建設工程為中心。雖然鄭教授是韓國人,他還是用國語(華語)演講。演講內容:在中國歷史上,統一帝國的建立意味著進入古代國家的新階段。統一國家為了符合新階段的統治,需要有新的公共建設。
做為初期統一帝國的秦漢時代所形成的代表性土木工程,也就是社會間接資本的投資,分別有北方的萬里長城、首都長安城的建造、和連接各地交通,同時亦為一項統治手段的道路建設,以及該時期的水利工程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黃河及其支流中所實施的治水和灌溉事業。
根據歷史記載,有二十多國諸候國與王朝修築過的長城,而且到了大一統帝國成立之後,長城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秦把各諸侯相互防禦的長城予以改建,將戰國時代的秦、趙、燕地區的部份長城加以修繕連結,於是完成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這對於保護農耕地區免受游牧民族的入侵起了重大的作用,有助於防止中國與外部勢力的衝突。在國家經營上一定需要防止社會間接資本的建設投資。但是秦帝國的長城建設已超過當時的國家力量,因而導致國家在統治及經營上的負擔過重而引起農民起義,因此過度的社會間接資本投資成了秦帝國滅亡原因之一。
報告人/題目 林韻柔 中興大學人文與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唐代的念佛結社及其社會基礎。評論人 劉淑芬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淨土信仰自佛教初傳中國之始,便佔有重要的地位。佛教淨土包含藥師佛淨土、彌勒淨土、彌陀淨土等,尤以彌勒與彌陀淨土信仰最為興盛。彌勒淨土盛行於南北朝,隋唐之後漸衰,並轉為與民間結合,甚至依其教義形成叛亂團體。隋唐之後彌陀淨土信仰已漸融入各宗的修行實踐之中,並盛行於中國社會之中,持名念佛的修行方式,深入民間,成為最普遍的佛教修行法門。由於淨土法門,簡單易行,念佛修行廣為一般信眾所接受,更使得淨土信仰團體中的合眾較其他佛教信仰團體中的俗眾更具影響力。
真正開啟淨土信仰念佛修持法門者,為北魏的曇鸞(476-542)。曇鸞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當時北方的淨土信仰已有一定的信眾基礎,但無論僧俗,信眾對於淨土信仰的認知,並未能將對彌勒、彌陀的信仰緊密連結在一起;信仰修行方式也非持誦念佛,而是表現在當時盛行的造像活動中。
自南北朝至隋唐,信眾對於淨土的信仰方式,由造像祈願為主,轉而以念佛自修為主,反映了信仰佛教信眾由祈願他力救濟轉向發心自力修行。
由於淨土宗的修行法門容易,不一定要僧侶的教導,因此相對於其他宗派,淨土宗並不特別講究宗派中道統系統的延續,但其成為彌陀淨土信仰的專修法門之後自然可能學習其他修行法門的組織形態,以增加信眾的信仰與持行。
中唐以後,念佛法門已具一定程序與規制,受到法照所倡之五會念佛法之影響,並且開始出現專修淨土的念佛結社。淨土念佛結社,除了有僧人領導俗眾集會念佛外,士人組織的念佛結社成為不同於宗派佛教的特殊組織,進入宋代以後,更逐漸發展出由士人主持,以俗眾為主持的念佛結社,反應佛教在中國的通俗化與普及化,相較於其他修行法門,如持戒守律、禪修、造像等,念佛更顯易行,不但反應社會結構中庶民階層整體素質的提升,也使淨土宗得以迅速發展,在宋以下與禪宗並列為最為興盛的二大宗派。
報告人/題目 翁育瑄 東海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戀愛與通姦-唐代筆記小說中所見之兩性關係。評論人 陳登武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唐代婦女史歷年來的研究成果多集於妒婦與妓女兩個問題,女性人物研究則以武則天、楊貴妃為主。就唐代婦女史研究而言,因為正史記載不多,勢必利用其它史料,最常利用的就是筆記小說,筆記小說仍為唐代婦女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下舉三篇諭文為代表:
妹尾達彥{「才子」與「佳人」-九世紀中國新的男女認識的形成}。
盧建興{ 欲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構和逾越}以法律、正史、小說、詩、筆記等方面的情義論述。
羅彫華{唐代社會的無夫姦現眾}以唐代筆記小說為素材,探討未婚(室女)、非婚(別宅婦)、失婚(寡婦)、不婚(尼 女冠)四種的女性的姦私案例。
筆記小說強調娛樂功能,至於其是否需要合於律文規定,或許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唐代筆記小說中所描述的犯姦行為,多未被告發,甚至強姦者也多未受到制裁。此現象是否能以「禮教不嚴」一說涵蓋整個唐代社會。事實上,記載這類故事的作品多出於唐代中後期,也就是一般所謂唐代禮教趨向嚴謹的時期,而此時期亦為唐代小說之創作顛峰期。與詩一樣,小說也為當時文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尤期是娛樂方面的功能。「傳奇」故事大量出現,是為了滿足視聽者的需求,也為他們創造了想像的空間。
筆記小說既然強調其娛樂功能,內容所述與事實不合在所難免,無法以嚴肅眼光視之。它雖然反應社會現實,但也不能忘記它們是被創造出來的,具有強烈的虛構性。我們利用筆記小說作為史學研究材料的同時,也不能不注意它們偏離事實的可能性,而必須思考隱藏在它們背後的真正意義。
16:20~17:30討論提目: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 主持人:古鴻延(東海大學榮譽教授)
報告人/題目 許文雄(東海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題目 台灣命案(Homicide in Taiwan) 從1701年-1750年。 評論人 Ching-chih Chen
十八世紀前半葉台灣命案的導因大略可分成兩種:社會經濟關係和兩性關係的因素。根據佛洛伊德(1856-1939),文明壓力、「超我」的道德規範,一夫一妻制(monogamy),禁止亂倫(incest taboo)、及懲罰「違犯」(transgressions)都壓抑(repress)人的本能原欲,而激動人用別的途徑發洩,尋求滿足。另外清廷對台灣的移民政策,限制女性抵台,導致十八世紀前半葉男多女少和男晚婚的現象,更產生性關係的偏差。不管是否能解釋為偏差,以下簡述十八世紀前半葉性關係所導致的命案。
台灣十八世紀前半葉異性關係和同性關係導致17件命案,也可從人的本能:性本能(原慾、愛慾)、「自我維持」(self-preservation)本能、攻擊(或死)本能來探究。性關係致死的案件顯然跟性本能和攻擊本能相關聯,值得精神分析。受精神分析影響的學者認為「承認慾才能解釋事實。」而解釋事實,承認慾的本能和激情的佛洛伊德一再強調,人的性本能有著殘酷 (cruelty)和施虐(sadism)的傾向。從精神的角度來看,1701-1750年台灣的這17件命案,佐證了佛洛伊德的洞見:性本能和暴虐結合起來,激發最悽慘的結局。
1701-1750年台灣這些命案多發生在南部。58件命案中,發生在諸羅以南的有39件; 在中部,15件;在北部, 4件。台灣墾殖最早在南部,命案自然也較多。十八世紀初,中部地區開始發展,到了1738年才開始有命案。稍晚墾殖的北部,要到1742年以後,命案才發生在竹塹、南崁、談水。
總的來看,1701-1750年台灣命案的犯者和死者。在各階層,秀才、地主、佃工、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佃農只受害。其他從事只能糊口工作的,不是加害者就是受害者。
有限的檔案史料使我們可以粗略探討十八世紀前半葉台灣命案。1701-1750年台灣社會關係和性別關係導致經濟58件命案。導因以爭端(33個)最多,佔一半,其他一半包括械鬥、偷盜、和賭博等11個,以及性別關係17個。在十八世紀初葉台灣爭端不是要搶奪資源才導致命案。命案,不管是偶發(49件)還是預謀(9 件),有32件使凶器,其他一半徒手,多半發生較早開墾的南部(39件)。命案的兇犯和死者來自各行各業;年紀比一般稍大些,平均年齡兇犯32歲,死者40歲。由於資料的限制,算不出十八世紀前半葉台灣命案頻率(frequency), 也無法衡量暴力多普遍。
報告人/題目 王政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題目 無語問上帝:十九世紀台台灣基督徒的社會處境。評論人 陳梅卿(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文主要探討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所面對的社會處境,分析教案及戰爭中基督徒所遭遇的處境。由於王政文教授是基督徒,因此討論這類問題,可以深人入,同時得心應手。對早期基督徒受到迫害,時有所聞,但不知其原因,聽了王政文教授的演講才進一步瞭解,獲益良多。
本文主要探討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所面對的社會處境,分析教案及戰爭中基督徒所遭遇的處境,及其面對困境的態度及採取的反應。同時探討戰爭中基督徒的處境。清領時期在幾次對外的戰爭與衝突中,對基督徒造成甚麼影響?文中將從1868年樟腦糾紛及安平砲擊事件,1874年牡丹社事件及1884年清法戰爭乃至1895年甲午戰爭乙末抗日運動來分析基督徒的遭遇與處境,瞭解戰爭中基督徒為何經常被指控通敵?為何成為群眾發洩和攻擊的目標?並由此說明當社會發生危機或傳統秩序遭到破壞時,基督徒被當成「替罪羊」的社會遭遇與情境,及其面對的態度與反應。
從基督教史的角度看來,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的遭遇經歷了苦難與迫害,因而使得基督徒有共同苦難遭遇的經歷,這個經歷形成基督徒的共同記憶,在群體意識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於是「基督徒」成為一個緊密的社群,從個人變成社群,從點變成面。心靈創傷(trauma)成為基督徒永久的記憶,加強了基督徒的認同。看似徬徨無助的十九世紀台灣基督徒,卻在「迫害」中體驗了信仰的歷程,身歷其境與信仰教導的結合,使得基督徒面對教案或戰爭苦難來臨時的態度不是崩潰,反而是更加確信基督徒信仰。在十九世紀台灣的社會情境下,士紳對教徒的迫害是在維護社會秩序,而教徒經歷的苦難與逃亡,卻成就了基督徒尋求天路的歷程。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09:20- 11:20 討論提目:民眾、官神和社會運動 主持人:呂芳上(國史館館長)
報告人/題目 David Faure(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題目From People to Societ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Daily Life in Twennieth- century China 評論人 許文雄(東海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
雖然David Faure是美國人,他用華語演講,同時放演幻灯片,容易聽得懂。由於國民革命軍推翻滿清後,很多外來的資訊湧進中國大陸,因此在生活上,從餅干、建築、服裝、飲食、教育慢慢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女子開始進入學校受教育,後來發現女子受教育所得的好處和男子一樣好,同時開始運動,有的運動並不比男子差,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上學,國家因而向上發展。從前是科舉時代,念八股文通過考試就當官,但是百姓的興趣是到公司行號去上班,升等快,錢也賺得快,為了應付考試,還要準備物理、化學、數學等,於是中國人的知識因而擴展。使得中國曾經是東亞病夫,不到一世紀便崛起,不是沒有道理的。
報告人/題目 吳密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 題目1930年代台灣的「部落振興運動」 評論人 蔡錦堂(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教授)。
談到1930年代台灣的「部落振興運動」,就要提到「皇民化運動」,這個皇民化運動可說是「將台灣人民教育成效忠天皇之子民」,其內容則經常被舉出「國語(日語)常用」、「改姓名」、「參拜神社」等。皇民化並不是1937年7月蘆溝橋事件之後才出現。而是1930年代前期社會教化事業推出時就已經具有這種政策了。
日本把台灣的殖民政策的管理法和法國或西班牙的殖民不同,因台灣靠近日本,日本有意把台灣改造成日本的國土一部份,帶有幾分「愛心」和「熱心」來建設。
報告人/題目 山口智哉(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題目 宋代新昌縣城的開發與地方精英的形成-以教育事業為例 評論人 濱島敦俊(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約聘教授)。
山口智哉是日本人,為了研究中國大陸的新昌縣城,曾跑到大陸去參觀和尋找資料,然後寫成本論文,同時在大會上還用國語(華話)發表論文。
在新昌縣,北宋時期由石溪義塾,南宋時期有勢力的氏族個別性地開展了教育活動,同時還如陳氏義塾那樣設立了規模可與石溪義塾比肩的私立書院,對地域社會中的教育與學術活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南宋以後,儘管經地方官府不斷地大力推動,縣學在教育設施方面形成了規模,但終未形成帶動地域學習的勢力。由宋朝一代,在新昌縣的教育與學術治動中,可看出民間的教育設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並且由宋朝一代的私立教育設施中可見到重視科舉這一點頗為重要。尤其在南宋後期,儘管道學派的影響波及到該地域,但此傾向並未改變。可認為其背景是存在著新昌縣所屬的浙東地域的思想,即永嘉學派與明州等地域的學術傾向。石斗文與石宗昭不斷與諸學派展開範圍廣泛的學術交往。正是這一傾向形成了新昌縣獨自的地域學術特色。並且這種對科舉的重視促使私立教育設施的教育更明確,但同時也兼具易受國家制度影響的特徵。因而經宋元凌交替,科舉制度廢除後,新昌縣的學術活動也顯著衰退。
報告人/題目 李承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題目 殖民地台灣「民眾」的構成與知識論:歷史社會學觀點的檢討 評論人 曾文亮(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助理研究員。
由於本文的講義註明(會議初稿、請勿引用),因此內容從略。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14:10- 15:30 討論提目:金融、貿易與消費 主持人:呂士朋(國史館館長)
報告人/題目 Ching-chih Chen( Professor Emeritus, Historitical Studie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Edwardsville) 題目 Opium, People and Colonial Society: The Case of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評論人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主要是討論日本佔領台灣初期,台灣人吸鴉片的人佔人口的20%。吸鴉片的人口相當高,當時日本的政策就是管制鴉片,不能隨便買到鴉片,讓吸鴉片人口不再增加。另一方面請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研究如何脫離鴉片成癮。杜博士研究出一套脫離鴉片成癮法,那就是吸鴉片的劑量慢慢減少,就可脫離鴉片成癮,日本的這個方法較溫和,既可減少吸鴉片的人,又可增加賣鴉片的稅收。為此我提出為何日本佔領台灣初期,會有那麼多人吸鴉片?回答:因為清朝對鴉片的管制比較鬆,因此百姓在交流時都用鴉片請客,逐漸使台灣吸鴉片的人口增加。
報告人/題目 陳計堯(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題目 私營銀行的吸引力:劉鴻生的中國企業銀行之個案(The Attraction of Private Banking: the Case of Liu Hongsheng’s China Develoopment Bank) 評論人 陳慈玉(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中國歷史上的民國時期見證私營銀行的耀眼發展,但是我們對於它相關的議題所知甚少。人們通常提供的解釋是這些華商從其他行業進軍銀行業,主要是吸引更多資本以支持他們其它企業。然而,銀行業本身可能也作為一項多元化的途徑而成為華商進軍的誘因。不同策略之間的選擇可能影響到該銀行的貸款與投資項目之方式,並且可能會影響私營銀行的通盤發展。基於一名著名企業家劉鴻生所辦的中國企銀之檔案資料,本文把上述兩重假設加以檢討,以理解民國時期中國私營銀行的崛起與企業擴張之間的關係。
報告人/題目 富澤芳亞(日本島根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題目 在日本的中國紡織業史研究的成果與課題 評論人 陳慈玉(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和棉製品的生產國。棉紡織工業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工業部門。另外,近代日本紡織業對中國棉織品的出口,以及後來對中國資本的直接投資,促其得到很大的發展。
中國資本紡織業經(以下簡稱中國紡,中國紡織業表現包括中國紡與外國紡)是「民族資本」的典型,為此從初創期到第一次大戰,不得不在外國、帝國主義資本和「官僚資本」的從屬關係下存在。而且在從日本史方面的在華紡織研究過程中,認為在華紡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中國侵略的中心,由於受到有先進技術的在華紡的壓迫,在抗戰期間中國紡陷入停滯,處在危機的狀態。
在近幾年的中國大陸學界,推進從科學管理法和公司治理的滲透,整備公司法進行等經濟關聯法的觀點法上進行研究。
另外,現代的中國企業存在著輕視技術革新和沒有長期性的生命課題是與中國紡的問題非常相似,自己不開發優秀的產品,依存外資企業的技術轉移的姿態也很酷似。
參加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獲益良多,尤其能夠邀請到國際上和本國的一流專家學者,每一場演講都相當精彩,深入簡出,讓聽眾如沐春風,更難得的很多資料不容易在書店或一般的圖書館找到。同時與會學者,不管是美國、日本、或者韓國學者均用國語(華語)演講,聽起來格外使人興奮。
感謝東海歷史系在許文雄主任帶領下,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辦得很成功,更希望還有下一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