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幽門螺旋桿菌是常寄生在胃裡的細菌,台灣地區一般人口的感染率約為50-60%60歲以上的日本老年人,約有70~80%受到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全世界約有60%的人,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本菌的感染在19世紀末,就有人提出與消化性潰瘍的關係。1983年,由澳洲的Barry J MarshallJ Robin Warren兩位醫師在胃炎及胃潰瘍病人的黏膜層發現並培養出來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並發表這是胃炎及胃潰瘍的致病菌。

為了證明幽門螺旋桿菌有致病,因此Marshall喝了自己培養的細菌,喝下去後果然發生胃炎及腹瀉,並向全世界證明,本菌確實致病菌。

   談到發現培養的細菌,也發生一段很有趣的故事。本來培養幽門螺旋桿菌是很困難的工作,當Marshall等培養幽門螺旋桿菌時,剛好碰到國定假日,因此把培養的事情擺在一邊,當放假回來時細菌長出來。因而獲得200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雖然日本有70%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只有少數發生潰瘍,更有極少數發生胃癌。

   有的學者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有益人體的調整胃酸分泌,因此要把它去除,似乎有一點怪。

談到日本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數約有6,000萬人,但是發生胃癌的只有少數的數千人,因此,與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關係很難證明。只能說有胃癌的病患多數都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從其發生機轉來觀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會發生胃炎,然後發生胃潰瘍、慢性胃炎,有慢性胃炎引起腸上皮化生,這一過程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也就是腸上皮化生會發生在胃粘膜。從腸上皮化生轉變為胃癌,再轉變為高度分化型腺癌,到目前與幽門螺旋桿菌的關係還不十分清楚。從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會引起胃癌,可以從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證明,但是不是經常會發生,其發生的百分比很低。一般病患的觀念,總是認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就會發生胃癌。現代醫學最好能夠預先知道,那一類病患要去除幽門螺旋桿菌,才不會得胃癌,那一類病患不去除幽門螺旋桿菌,也不會得胃癌。即使去除幽門螺旋桿菌,也不能保證不會得胃癌,因為發生胃癌的途徑有多種。尤其是未分化型腺癌,完全與去除幽門螺旋桿菌無關。

其次談到幽門螺旋桿菌的家庭內感染,是從小兒開始。但是要提出明顯的證據會有困難,就能從公共衛生及統計學去推測。如果父母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自然容易感染小兒。另外一個原因是有的地方發生率比較高,有的地方發生率比較低有關。如上下水道的排水系統完善的地方發生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就少。另一個原因是對衛生觀念的好壞也有關,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會從口入,從糞便排出,如果衛生觀念不好的人,很容易再從糞便進入口中。另外一個原因是,嬰兒在斷母奶時,母親將嬰兒食物放進自己嘴巴咬碎後,再放入嬰兒的嘴裡。不過這是從前多見,現已很少有這種情形。使用同樣一個湯,調羹Spoon)或同一個食器,應是沒有問題。目前,另一個問題是幽門螺旋桿菌在狗或貓的胃裡也有,因此,正在斷奶的嬰兒,如果貓狗高興時,向嬰兒Kiss一下,很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總之,去除幽門螺旋桿菌,就可避免癌症,那也不一定,只要過著正常的生活才是重要。另一個問題是,與寵物接觸,才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可能性比較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