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罹患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syndrome:FM)的病患,於2004年統計,約有200萬人,於2012年統計約有240萬人。美國的罹患率為2.0%,和日本的差不多。
談到纖維肌痛症的前階段,有慢性廣泛性疼痛(Chronic wide spread pain)的病態,這種病患有3倍於纖維肌痛症的病患。慢性廣泛性疼痛病患,約有600萬人,但治療病患,很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多。
談到發生原因,首先要把本疾患,分為末梢與中樞,如果把事情分為2種加以思考,發生原因為中樞。訊號由脊髓傳入,在大腦感受到。最近使用大腦影像檢查發現,大腦比脊髓的影響大。這種檢查可使用Functional MRI,刺激中樞神經,使用MRI觀察大腦那個部位起反應。另外一種使用正子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使用特別的配體(Ligand)檢查大腦的小膠質細胞( Microglia),檢查那個部位被活化。尤其是大腦邊緣系的後帶狀回反應最明顯。
使用Functional MRI及PET檢查結果類似,因此,慢性疼痛可能與大腦邊緣系的後帶狀回有關,今後還要多觀察病患加以研究。在大腦炎症時,會集聚小膠質細胞的活性,與Chemokine有關,但是發生疼痛與慢性炎症,可能有關。也就是炎症引起小膠質細胞集聚。
從動物實驗得知,有一種結紮老鼠大腦神經,將神經結成一束,可以引起疼痛。這種老鼠實驗結果與後帶狀回有關,也就是從動物實驗、Functional MRI及PET,都顯示,在同一個部位發生異常現象。今後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
談到可以使用纖維肌痛症衝擊量表(London Fibromyalgia Epidemiology Stud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詢問病患,疼病部位,會不會疲勞而影響日常生活,按上述量表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左右疼痛,疲勞等項目較多,很可能就是罹患纖維肌痛症,這是一種簡單的篩選。如果有可能,要轉介到專科醫師治療。
實際診斷,日本使用美國1990年,美國風濕學會(ACR)出版的分類基準來診斷,其中主要分為3種:
1.慢性疼痛持續3個月以上
2.身上的疼痛範圍較廣,除上半身、下半身、右半身及左半身,還有身體中間有骨骼,同樣會引起疼痛等範圍很廣。
3.肌肉附著肌腱部位,感覺很敏感,左右有9對,共有18個,如果其中有11個有壓痛,即為陽性。
雖然這是美國所製作,日本人經這樣的檢查很適合,可信賴,故採用美國的量表。
通常可使用London量表可以免費下載,然後按這個量表檢查病患,有問題再轉介到專科醫師。
談到治療,健保核准的有2種藥物。第1種為Pregabalin,第2種為 Duloxetine。Pregabalin為錠劑,75mg,2個,150 mg以上才有效,可以增加到300mg~ 450mg,增加劑量後,多少會嗜睡和頭暈等缺點。 Duloxetine可以降低血清素(Serotonin),及去甲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也稱為SNRI(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本劑服用後會有嘔吐的情形發生,服用前可以先服用止吐劑,有時也會引起嗜睡,因此,在傍晚服用1次即可。
除上述2種藥物外,還有下列4種藥物,可以選擇使用,如Neurotropin、Amitriptyline、Tryptanol以及弱嗎啡的一種弱效鴉片類藥物Tramadol。
談到Pregabalin及 Duloxetine的止痛效果,僅有5~6成有效。如果沒有效,可以改換其它藥物。本病患常有很多部位疼痛,其發生原因與遺傳並沒有明顯的關係,但病前的性格,很明顯,做事有板有眼、完美性及強迫性,發病的時候,變成脾氣不好、易憎恨及後悔等,可說負的感情出現。因此,對此類病患除用藥外,還要在精神上給予支持,肯定本病患的痛苦,並給予病患,向前的,有希望的治療,如此,病患的痛苦才能減輕較快。
關鍵字:纖維肌痛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