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症(Valvular heart diseae) 的手術治療病患在增加,日本全國,1年做心臟瓣膜症的病患有2萬人以上。其中,尤其是大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AS)與 二尖瓣(憎帽瓣)閉鎖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或mitral regurgitation:MR )近10年顯著增加。動脈硬化的變性變化,因高齡化,引起AS。MR的增加因高血壓的病患在增加,再加上診斷技術的進步,同時心臟外科治療的進步,因此,有許多病患,被鼓勵去開刀有關。另一方面MR,因風濕熱引起的心臟病,因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心臟病,使用抗生素治療後,幾乎絕跡。
其次談到MR外科手術的適應症,主要就是病患會喘,心悸時,做超音波檢查,証實為MR,勸導病患做外科手術治療。如果沒有自覺症狀,但心電圖上,顯示有心房顫動,在超音波上有左心室或左心房擴大時,觀察經過情形,必要時勸導外科手術治療。如果病患有上述症狀,不及時治療,因為嚴重時,會造成心臟的不可逆性反應,手術治療後很難恢復正常功能。因此,在追蹤觀察中,必要時,就要做外科手術治療。
談到MR的手術治療,分為置換術與形成術(Replacement surgery and forming surgery)2種。如果是風濕性的瓣膜症,二尖瓣做形成術,效果並不好,因此,現改為主流為置換術。但目前,對於二尖瓣閉鎖不全的手術已確立,治療結果良好,因此,現在對二尖瓣閉鎖不全的治療主要還是使用形成術,採用置換術的病患減少很多。但也有視病例,如果左心室擴大,導致左心室的機能很差時,可把瓣輪縫縮,以防止逆流,但效果並不好,這種情形下,還是要做置換術的情形也是會有。
談到預後的問題,這就要視左心室機能,如果左心室機能好的病患,只要
做置換術的情形良好,同樣可獲得良好的結果。
談到AS的問題,因為高齡化社會,要做形成術會有困難,因為硬化瓣膜,做形成術會有困難,多數把瓣膜切除,用人工瓣膜置換,也有一部分,使用自體心膜置換的也有。多數還是做瓣膜置換術。
談到活體瓣,有耐久性(Durability)的問題,經15~20年就會劣化問題,因此,通常使用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是65歲以下,使用機械瓣的情形比較多。如果使用機械瓣,同時要使用Warfarin,以為防凝血作用。如果病患的生活習慣上,不方便使用Warfarin,可改用活體瓣的情形也有。例如想要懷孕的婦女,通常使用活體瓣。 日本已開始使用自體心膜的活體瓣,使用導管做主動脈瓣置換,做法為經導管置換心瓣膜手術(Transcatheter heart valve Replacement:TVAI)。這個技術10年前,從歐洲引進日本,3年前日本健保核准使用。TVAI的做法為,從足部血管或從左側胸部切小傷口,將人工瓣置入於心臟。對手術治療有危險病患,這個方法為較安全。日本有醫院約20%,做如此手術治療。
雖然TVAI可以傷口很小,就能完成導管置換心瓣膜手術。但TVAI可說盲目的(Blind)操作,有時血管被擴張時,一不小心,會引起心臟出血,或血管出血,因此TVAI並不是100%安全手術。日本的做法是,如果病患能夠使用普通的方法做安全手術,就不選擇TVAI。如果使用普通手術有危險,始選用TVAI。
關鍵字:心臟瓣膜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