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於2001年7月19日,舉辦【今後研究癌症方法的會議】,當時的會長為,國立癌症研究所的名譽所長杉村隆,為本會的會長。最初的話題為,第3次對癌症戰略的建言,同時,如何做到癌症重點研究及支援方法。10年後的癌症研究,應如何做下去,這時可能要加入基因的因素的預防,同時建立個別化的醫療,及全國癌症一致化的治療。
2003年 7月舉辦【第3次,對癌症10個年頭,綜合企劃運作會議】,這時注意到癌症病患登錄的重要性。
2004年推行癌症治療水平一致化。其後,還有許多,有關討論會。
由上述原因,而選用癌症據點醫院。
談到據點醫院,有都道府縣據點醫院,在二次醫療圈有1個據點醫院,總共有399處據點醫院。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中央醫院及東醫院為據點醫院的核心醫院。
選擇都道府縣據點醫院及地區據點醫院較嚴格。其條件要具備放射線治療及化學療法部門,還要有住院醫師及專科醫師。同時還要醫師、藥劑師、護理師的研究小組。對地區據點醫院,可以提供新知、諮詢及治療支援。同時還要設置都道府縣癌症診療連攜協會。同時要設立病患及其家屬的支援諮詢中心,及能做到癌症病患登錄、分析、評估或提示第二種意見(Second opinion)的體制。開業醫也能共享病患資訊,作成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此類設備為都道府縣據點醫院,必須要置備要件。
臨床醫師發現病患罹患癌症,可以轉介到癌症據點醫院,其中可以做精密的診斷與治療,其它還有提供化學療法、緩和照護、醫病連攜。其它還可做病理診斷、影像診斷,同時還要有專科醫師。
上述做法已有10年,目前的情形是有7成癌症病患在據點醫院接受治療。
目前據點醫院設備上及醫療上還是有差別,這種情形會慢慢改正過來。
尤其第三者到據點醫院,就可發現缺失,因此,評估據點醫院,不僅在文書方面,還要實際參訪,如有缺失,可以當面指正。
只要住在日本本土國民,不管住在那裡,都可獲得同樣有水準的癌症治療。
談到醫療的進步,在放射線治療、化學療法,都有進步,最近還有基因治療,甚至有個體化醫學(Personalize medicine)。
在美國企業在做標靶(Target)基因的搜尋,美國同時也在做基礎醫學(Fundation medicine)研究。英國在做英格蘭基因組學有限公司(Genomics England)。日本還沒有進步到那個地步,日本也準備做,就是沒有那麼簡單。
談到放射線治療,需要很大的儀器,而且需要直線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及3次元照射裝置。最近推出定位放射線治療,尤其是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尤其有粒子線治療( Ion beam radiotherapy) 增加很多,但粒子線治療的儀器龐大,價錢也昂貴。
目前日本接受粒子線治療,視病例,有的可以公費,有的要自費。
將來的醫療可能要做到集約化(intensevierung)管理,才能節約成本,發揮最大效果。
談到今後診療提供的課題,最主要,就是減少各醫院的差別。最好能做到支援諮詢、緩和照護,將其成果做成數值化,這個要有第三者來評估。同時還要做醫療品質的指標,邊遠地區的醫療可能也會成為問題。
談到醫療安全問題上,應要做到特定機能醫院的水平,具有近似有醫療安全的設備。
關鍵字:癌症醫療的診療提供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