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患發生時,四肢有如被凍住一樣,因此俗稱漸凍人。
自棒球運動員盧·賈里格(Henry Louis Gehrig)及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罹患本病後,漸漸引起世人的注意。
談到日本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可分為2大類:
1. 孤獨性(Solitary), 孤獨性的發生率有90%,本疾患有吞食困難,講話困難,也就是延腦受到傷害,延腦球症狀及四肢症狀,3比7,四肢症狀多見。球症狀容易噎到,進行很快。
2. 遺傳性(Hereditary),較少見僅10%,其中僅有1~2%,知道基因病變,基因為SOD1。
據日本的專家研究,多數病例,不知道發生原因。孤獨性病例從四肢開始發病,及有延腦的症狀的球症狀2種。
發現基因病變本病患,通常病情進行速度有快與慢。治療還是採用歐美的治療方法,目前使用的治療藥物為利鲁唑片( Riluzole)。
Riluzole的藥理作用為抑制谷氨酸(Glutamic acid)的毒性。不僅運動神經元,Glutamic acid過剩時,會破壞神經細胞,因而開始研究Riluzole。也就是Glutamic acid在細胞內增加,導致細胞壞死,故稱為Glutamic acid毐性。
三大腦神經病變:
1.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為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發生病變
2.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中腦(Midbrain),發生病變
3.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運動神經元(Motor neuron,或稱傳出神經),受到傷害有關。
發生三大腦神經病變可能為上述原因,是否上述原因,有沒有其它原因,現不清楚。這種神經病變,視神經的種類及部位發生變性,可能為Glutamic acid的毒性有關,因而有治療Glutamic acid的毒性的觀念出現。
日本在這方面做了臨床試驗,發現有意義的差別,而承認其效果。
主要使用 Riluzole後,ALS的症狀,惡化較慢。雖然對ALS病患使用維他命B12或甲狀腺素促進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治療,發現並沒有甚麼差別。
談到日本國內,做上述疾病的藥物臨床試驗的問題,剛才提到上述在三大腦神經病變。如果從細胞死的立場來觀察,這3種疾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ALS的治原藥物可能會用到Alzheimer's disease或Parkinson's disease的藥物。在日本Parkinson's disease的治療藥為Parlodel,僅有一小部分醫院在使用。
目前有3所醫院在使用。每一醫院有20病例,才能請求藥物治療。因為每10萬人,才有4人罹患ALS病患,要累積到20病例,才能請求藥物治療。如果沒有收集到20病例,使用藥物治療,看不出有意義差別。因此,有的醫院也沒有長期在做治療,如此一來,病人的變化,是藥物引起,還是自然變化,有時,也很難判斷。
在臨床試驗上,如有生物標記物(Biomarker)是最好。現在專家都在加緊尋找Biomarker。
現日本要做的臨床試驗,因為上述三大腦神經病變,那一種藥物真的有效,還不十分清楚,尤其ALS沒有治療的藥物,但Parkinson's disease使用Parlodel做臨床試驗有效,或者,使用Alzheimer's disease臨床試驗治療有效藥物,拿來做ALS的臨床試驗。總之,想辦法對這三大腦神經病變,尋找出有效的治療藥物。
Biomarker的評估及藥效的評估,有時個人差異很大,此點要注意。
關鍵字: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