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原始海洋逐漸缺失有機化合物,當時的原始細胞為了適應環境,開始突變,否則會被淘汰,又經過了一段漫長時間後,出現了自己能夠製造有機化合物的細胞。第一個產生氧的光合細胞(Oxygen producing photosynthetic cells)是藍綠藻。藍綠藻的細胞構造與革蘭氏陰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a)類似,但藍綠藻具有葉綠素,含有多種藻膽蛋白(Phycobiliproteins),組成了與高等植物相似的光系統(photosystemandⅡ),可消耗水與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而釋於大氣中。藻類和某些細菌利用葉綠素,在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氫轉化為碳水化合物。

   當藍綠藻成群結隊在海中游移時,尋找到有陽光,土地又肥沃,便固定下來,免得終日奔波,成為後來的植物。再經過一段漫長時間,植物產生氧氣後,始有細菌成群結隊的群眾運動方式游走找食物,最後演化成魚類。所以地球上先出現植物,後來才出現動物。

   在藍綠藻出現前大氣層中極少甚至無游離態氧的存在。然而光合作用結果形成大氣中氧的水平是極為緩慢的,約在6億至10億年前,大氣中氧的濃度始達1%,約4億年前達10%。目前地球大氣中的氧含量為21%

   海洋雖大,但藻類和各種進化後的海中植物大量繁殖的結果,造成各類植物的生存海洋越來越狹小。大約在35千萬年前有一部份海中植物開始向陸地上移動,好像我們有一部份人向海外移民般。接著海洋中的動物同樣大量繁殖,有一部份能在海底爬動的生物便向岸邊爬上來,這就是陸地上有動物的開始。

   另一部份原因是地殼變動,部分海底變成陸地,又有部分陸地變成海底;當海底變成陸地時,有少數海底生物能適應陸地生活的便存活下來。

   說起來很簡單,實際情形却不然。因為繼氧出現於大氣層後需11億年以上之光陰才發育出好氧性脊椎動物(Aerobic vertebrates)及維管束高等植物(Vascular higher plants);人類(Homo sapines)的出現,僅是最近2百萬年的事,在地球歷史上相當於24 小時中的最後30秒鐘。

   自從地球形成後並不是一帆風順地生存下來,如同人生,也經歷了坎坷的時期。大約在22千萬年前恐龍從水中潛出而登上陸地的爬蟲類,以後成功地繁殖大小不同的恐龍,支配世界長達14千萬年。好景不常,約在65百萬年,一顆直徑達10公里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地球進入黑暗時代,那時候地球被一層灰塵蒙住,沒有陽光沒有空氣。以恐龍為首的許多動物甚至植物因而絕種,海上生物因異常高溫而死亡。只有體積較小的爬蟲類得以倖免。

   有趣的是生長在地球的動物其習性也會改變,本來鯨魚是在海洋中生活的,有一天它心血來潮想何不到陸地看看,於是爬到陸地上。那時候陸地上要吃甚麼有甚麼,不知經歷了多少萬年,因鯨魚是龐然大物,食量驚人,把陸地上的食物都吃光了,它每天吃不飽,加上地狹,活動空間有限。回想自己的祖先在海洋中生活的情形:祗要游到南極,海闊天空,張開大嘴巴,因鯨魚的口腔有一股特殊味道,可以引誘南極蝦進人口腔,只要鯨魚把大嘴巴合起來,南極蝦自然就溜進鯨魚的胃裡,如此動作可以反覆幾星期。首先鯨魚把南極蝦消化後轉變成脂肪,貯存在皮下,成為皮下脂肪,貯存的脂肪足夠一年的消耗後便離開南極,這一年不再進食,在海中游哉悠哉過好日子。想到此種情景陸地上的鯨魚便又重回海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鯨魚仍是哺乳動物,而且現仍保留退化的腳。

   話再回到生命起源的單細胞時代,剛已說過生物為了生存獲取足夠的營養,首先是光合作用的細胞產生;以後慢慢地再有吸收氧後與葡萄糖起作用,而產生能量的細胞誕生。演化成動物後,因動物要成長需大量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有一部分可以從外面獲取,如黃豆、牛奶、魚肉、獸肉,但一部分需要自己合成,每種蛋白質大概需2百至3百個胺基酸組合而成,我們身上有20種胺基酸,每組合一種胺基酸必需有一個酶參與,換句話說,如果按照一般的組合同樣需用2百至3百酶才能組合完成,這樣的工作效率太慢,於是細胞演化成利用鑄模製造蛋白質。我們體細胞的基因DNA帶有密碼,它可以先造成鑄模,鑄模吸引胺基酸並不需要酶的參與,而是利用微弱次級力量(Weak secondry forces)來完成,鑄模上各種不同的特殊區域,能特異吸引各種不同的胺基酸,如是一來可以大量製造蛋白質,所以動物在體內製造蛋白質完全是利用用鑄模複製。

   上面所述不過是科學家經種種研究和實驗後的推測,但目前有很多證據顯示這個推測是正確的。現我站在醫學上的立場來分析也許會更明瞭這個事實。

   1957年科學家發現仙台病毒與細胞融合的現象,換句話說病毒侵入動物的細胞後病毒基因與細胞基因重組,可以利用該細胞大量複製病毒,當病毒大量繁殖到某一程度後細胞便破裂死亡。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一點線索,地球上的生物彼此都有關連,否則病毒不可能在細胞內繁殖。

   最近有人將人體細胞與魚類細胞從分子生物學上加以研究,結果證實人類和魚類的細胞在分子構上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人體血液的鹽分濃度和海裡鹽分濃度相似。

   1978年在大腸菌發現人體胰島素基因。

   1979年在大腸菌發現人體生長激素基因。

   顯然大腸菌有人體胰島素基因,再一次證明人類演變到今天還是與大腸菌脫離不了關係。就因為這個發現在醫學上有很大的突破,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學將人體胰島素基因插入大腸菌細胞內,使基因重組後大量複製胰島素。現本人所使用的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所製造的人體胰島素。傳統的胰島素是從豬和牛的胰臟抽取提煉,使用這種方法提煉的胰島素成本高,所含雜質較多,不能大量製造。但是利用基因工程所做的胰島素成本低,品質純,還可以大量製造。

   由此看來人類與大腸菌確實有密切的關係。至於談到細胞會突變這方面也有新的發現,首先談到癌症,在癌症中以白血病的治療最進步,我們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較深入。固然癌症的發生原因很多,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白血病的患者中,多數病人早就有了癌基因,既然有了癌基因為何生下來不得癌而必須生長到某一年齡後才長癌?後來科學家發現有了癌基因也有抑制癌基因,有朝一日這個抑制癌基因的功能衰退,白血病就開始發作了。所以細胞會突變,不管是好的或是壞的。

   由這些事實看來我們不能否定地球上的生物是從單細胞演化而來,先是依孟德爾的遺傳定律代代相傳,經過了一段漫長的年代後,由於地球上各種變化,生物為了適應生存環境,依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基因發生突變,產生抵抗力和繁殖力都強的新生代,這樣綿延下去,形成了花花綠綠的世界(4)

 

 

參考文獻

1.邱惠芳、吳海東、楊予君等:太陽系。現代萬有百科,錦繡出版,台北。1995:6-12

2.馬古利斯 薩根 原著,王文祥 譯。大霹靂之後、太初渾湯。演化之舞,天下文化出版,台北。1995:31-57

3.徐明達:最古老的生物。細菌的世界,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4:98-163

4.林能傑:生命之起源及演化。台灣醫界,台北。199235:89-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