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結核病的標準治療,主要使用的藥物有INHIsoniazid)、RFPRifampicin)、PZAPyrazinamide)、SMAminoglycoside系注射藥)或EBEthambutol),使用這4種藥物為標準的治療藥物。其中INHIsoniazid)、RFPRifampicin)為治療結核病關鍵性的藥物。如果這兩種發生抗藥性,就可稱為多種抗藥性結核病。

   日本每5年做1次全國性的檢查,最後1次檢查是在2007年。有經治療結核病和沒有治療過結核病的病史的病患,比例也不一樣。對INH有抗藥性的結核病病患約有3%左右,RFP有抗藥性的病患約有1%。如果曾經結核病治療的病患,INHRFP有抗藥性的病患各有約10%左右。多劑抗藥性的病患,未經藥物治療的約有0.4%,經治療過的約有4%有抗藥性。這種情形在開發國家是很普遍的比例。在開發中國家,這種比例,會稍為高一點,而且開發國家,結核病的病患也慢慢在增加。如中國、韓國及菲律賓人的結核病患在慢慢增加,而且多種抗藥性的病患在增加。日本最近的報告指出,多劑抗藥性的病患在減少中。

   談到結核病經藥物治療的病患及日本鄰近國家結核病患加以比較,因結核病是要適當治療的疾病,如果中斷治療,或治療中斷後再開始治療就容易發生抗藥性。治療結核病時,通常要使4種抗結核病藥。如果其中有3種有抗藥性,僅有1種有效,在治療中,僅有1種有效的也會變成有抗藥性。因此在治療結核病之前,要先瞭解,何種藥物有效,何種藥物無放,要選2種有效的藥物治療,最好選用3種有效的藥物治療,否則容易治療失敗。

   日本在治療結核病之前,做藥物敏感試驗,因此治療失敗或產生抗藥性的情形較少。但是開發中國家,沒有做抗藥性試驗,就開始治療,結果就會發生多種藥物產生抗藥性。在結核病治療之前,取出病患的痰或其它檢體,培養細菌,當細菌增加後,再做結核病藥物敏感試驗。從前,即在1990年以前的結核病菌的培養時間,約需1個月,抗藥性試驗約需1~2個月的時間,但是在這期間還是要治療結核病,日本稱為「假」的治療,檢查結果出來後,再改換其它藥物。現在的培養,可使用液體培養,1~2週就知道結果。因此不必做「假」的治療,檢查結果出爐後直接就做結核病的治療。

   目前可以檢查基因,就可知道,有沒有結核菌的抗藥性,全世界加緊此方面的研究,日本也在起步階段。

   談到實際治療的情形,如果病患的檢查結果有抗藥性,僅有INH有抗藥性,其治療方法如下:RFPPZAEB 或改用SM(Aminoglycoside系注射藥),除3種藥物還要加上一種藥物EB,共4種,或者使用Newquinolone系的Levofloxacin代替EB 或SM。

   在治療時,如果僅1種INH有抗藥性,則治療起來就比較容易。如果有兩種藥物有抗藥性如INH及RFP,就會剩下PZA、SM、EB、Newquinolone系藥物及EthionamidePAS、Cycloserine,使用此類藥物來治療肺結核,有的有效,也會有的沒有效。

   如果內科治療無效時,使用外科手術治療。雖然如此治療,在日本還是有數十位這樣的病患。需要1種,2 種,甚至3種以上的新的抗結核病的藥物推出後才有希望治癒。

   自從1970年RFP推出後,已經過30年還沒有新藥研發出來,因此WHO在促進新藥的開發,不久會有新的抗結核病的新藥推出。如果能推出新藥,對全世界,治療無效的肺結核病患就有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