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討論安眠藥的藥物依賴性,首先講到受體(receptor)作動劑(Agonists)有關藥物依賴性GABA-A ,即A型γ-胺基丁酸(Type A 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體(receptor)作動劑(Agonists)有關藥物依賴性。GABA為抑制神經傳導物質,作用於GABA受體,釋放GABA導致有睡眠作用。Benzodiazepine誘導體為GABA-A受體作動劑(Agonists)。GABA具有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在大腦釋放後,有鎮靜及催眠作用。GABA受體有A與 B,如果作用於A有催眠作用。
談到非Benzodiazepine與Benzodiazepine有何不同。兩者是作用於GABA-A受體作動劑。Benzodiazepine誘導體有共通的藥物骨架(a framework),但非Benzodiazepine安眠藥,雖然沒有Benzodiazepine的骨架,同樣作用於GABA受體。因非Benzodiazepine有Z字母開頭,故稱為Z drugs。
最近的研究顯示,GABA受體有α1~6的亞型(Subtypes),Benzodiazepine安眠藥作用於所有受體α1~6的亞型,但是非Benzodiazepine,對於亞型,僅有少數作用,因此,副作用較少,如頭暈、健忘或肌肉弛緩作用。
對於Benzodiazepine誘導體的安眠藥,有依賴性,也就是有抗藥性的問題,尤其使用高劑量及多種藥物,就容易引起抗藥性及依賴性。Benzodiazepine的半衰期有較長與較短,而較短較易引起依賴性。
在日本精神科,使用普通劑量,半年後要脫離該藥就會發生困難,因而引起注意。有一點要注意的此類病患多數為高齡病患,同時服用多種慢性藥物,引起藥物互相副作用,此點還是要注意。
談到病患會發生藥物依賴性如何處理的問題。日本睡眠學會出版指引,可供參考。首先要注意病患的睡眠好到甚麼程度,有無影響日常生活,要確認安全的狀態。同時告知病患要減藥的安全知識,以減少恐慌。可以花一點時間,減半劑量,或者隔日投予,或短效改為長效,花較長時間減藥的方法。也就是要做到認知運動療法,可使病患有自信及去除不安,醫師同時給病患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
目前使用於GABA受體外,還有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使用時間不長,很難與GABA-A受體作動劑比較,同時目前所知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及Meratonin receptor Agonists比起GABA-A受體作動劑依賴性及抗藥性較少。
如果病患要使用2種安眠藥時,1種為Benzodiazepine,另1種為 Orexin或Meratonin,如此,可以早期改善症狀,同時脫離藥物治療。這種治療還是要請專科醫師來處理。
鬧鍵字:γ-胺基丁酸-A受體作動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