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臨床醫師檢查頸動脈有斑塊(Plaque),最常使用的為頸動脈超音波(Echo)檢查。這種檢查非常簡單,同時可檢查大血管,臨床醫師都可做的檢查。
如果檢查出來有頸動脈斑塊,病患會較注意,同時也願意配合治療。
很多病患來到大醫院檢查,通常帶有頸動脈斑塊超音波檢查圖像。病患很擔心頸動脈斑塊,這時要注意2點,一點為狹窄率(Stenosis rate),另一點為斑塊
的性質。如果狹窄率超過50%以上,應要早期介紹到專科醫師治療,如果超過70%以上,那就要緊急送醫治療。另一點要注意斑塊的性質,軟的或者是硬的,或者形成潰瘍的斑塊,還有一種為會動的斑塊,即活動斑塊(Mobile plaqu),這種斑塊危險性很大,這方面要好好檢查。
談到第一預防,在專科醫師間還有爭論,但對危險性比較高的斑塊。通常還是使用抗血小板劑。如果中度以上狹窄,在專科醫師的檢查會注意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及過去病史,有無腦缺血的症狀,都要注意。如果病患有TIA,或一過性黑內障( Fugax amaurosis),如有上述病患,即使症狀輕度,還是要轉介到專科醫師治療。
談到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狹窄率,有時上次檢查和現在檢查,會有不同,這個與檢查技術及儀器有關。可以檢查不會發生誤差的計算方法。使用多普勒( Doppler)超音波檢查,觀察狹窄率,那個部位為境界,同時多普勒的強度不同,多少會影響影像。最嚴重狹窄率,血流速度會超過200,其血管徑狹窄率超過70%以上。
有關狹窄率,多少會變動,這是其中一點,另一點發生部位不同,有時,也不易看清楚。如頸動脈球部,直後的內頸動脈的近位側,結果並不是會流到內側,而是流到外側。如果能夠,多2次檢查,會發現斑塊的厚度不同有關。因此,有時單靠多普勒檢查還是不夠。這種原因,與血管的分支部位的高低及方向有關,與血管的鈣化也有關,這種情況下,除做多普勒檢查外導要做MRI或使用顯影劑,做CT檢查。
談到此類病患緊急要送醫治療的病患,也就是要使用,外科治療病患。
目前對斑塊的切除治療及置放支架治療相當進步,如果有50%以上狹窄,同時,有了較大潰瘍病患,即使無症候性,大約有70~80%以上狹窄,要做外科治療,或置放支架。
目前的研究顯示,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與置放支架,後者並沒有比前者效果差,因此,置放支架的治療做得比較多,歐美也是如此。
如果不轉介到專科醫師治療,要一般醫師加以治療,最要注意就是危險管理。如果對危險管理做不到,頸動脈狹窄會繼續進行。
做第一次預防治療時,對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使用抗血小板藥治療,還沒有證據(Evidence),因此,視每一病例而做,如果對危險管理做不到,有中度狹窄病患要積極推薦抗血小板藥治療。抗血小板藥治療,也要視危險因子選用抗血小板藥的種類治療。
如果頸動脈有斑塊,加上有中度以上狹窄,要半年來醫院檢查一次,其餘輕度病患一年檢查一次。
關鍵字:頸動脈斑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