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99年9月4日,星期六,晴。

早晨5:40王儷珍教練來電希望我們起床後到外面甲板上打太極拳。打完太極拳我們到餐廳喝一杯鮮奶,接著我們再到步行甲板上散步。半小時後正式吃早餐,餐後略為休息便到11樓的體育館做有氧舞蹈,有女教練先做示範後我們再跟隨做同一動作,約半小時,雖然天氣寒冷,做完有氧舞蹈後還是會流汗。

當我們回寢室休息時我從窗口看到已抵達山明水秀的克奇坎(Ketchikan),但那時另有二艘大型遊輪停泊在碼頭,碼頭又很小,因此我們要等到下午才能下船參觀。

上午10:30我們參觀艦橋,艦橋就是我們俗稱的駕駛室,一切電腦操作,駕駛盤比手掌略大,好像玩具,但卻可以輕易操縱此大型遊輪,科學的進步令人驚嘆。

克奇坎市的位置,在朱諾市東南方350公里處的美國與加拿大國界附近,是阿拉斯加最南邊的都市,位於勒維拉基吉度島(Rivilbgigedo Island)上。東方與南方離加拿大都很近。克奇坎年平均溫度攝氏8度,是阿拉斯加各大都市中最暖和的地方。人口約1萬3千,是阿拉斯加第四大都市,沿海海洋生物繁多,經常可以看到海獅、海豚、鯨魚、海獺等在海中嬉戲,漁產也十分豐富。

我們在近海看到好幾條鯨魚,大家都驚叫「Whale! Whale!」

這裡被譽為「鮭魚的故鄉」,附近有很多處釣鮭魚的漁場。位於克奇坎市立公園的鹿山孵化所(Deer Mountain Hatchery)為鮭魚孵養場,是1978年建立的,一季可孵育30萬尾鮭魚,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沒參觀這家鹿山孵化所。

午餐後午睡片刻,下午2:20我們下船來到克奇坎的街上參觀,都集中在碼頭附近,大小商店約有10幾家。我們終於來到鮭魚回故鄉的克奇坎河,從河口向港灣望去有許多鮭魚在海上跳躍,也許鮭魚終於快回到家了,鮭魚高興的心情可想而知。鮭魚的英文名稱「Salmon」是由拉丁文「Salmo」而來,意思是跳躍者。在河口有一座鐵橋,鐵橋外向港灣的水域可以釣魚,橋內河流則嚴禁釣魚。因為到橋內河流的鮭魚是待產卵魚。

我們在港灣看到幾個人在釣魚,人數不算多,連10幾歲的小女孩也有,當鮭魚上鉤後那小女孩拉不上岸,便收釣線,把魚兒拉到岸邊,再用小魚網打撈起來,每一條魚看起來約有1公斤重,過程看起來緊張刺激。我看那小女孩釣到的魚即刻送回家,她的家就在港灣旁。

所以住在克奇坎的人要吃海鮮非常簡單,煮飯前到港灣釣幾條魚就可以加菜了。

我們經過鐵橋轉入Greek Street的羊腸小徑,河川的寬度隨即變小,在清澈的河裡有數不清的鮭魚,結伴力爭上游,回到鮭魚的繁殖地。

特別一提的就是河流的兩旁都有住家,而在住家旁或河流裡卻看不到任何廢棄物,更令我訝異的是廚房的污水不知如何處理,整個河流的水清澈見底。看不到廚房的污水排放到河裡。而鮭魚需要乾淨的流水,否則鮭魚不單不能繁殖,也不能生存下去。克奇坎擁有這樣美好的環境,難怪世人要稱它為鮭魚的故鄉了。

下午2:30我們搭乘纜車上山,一次只能搭乘20人,費用來回2元美金。山不高,山頂為小型公園,在車站前廣場有許多土著圖騰柱,克奇坎人誇稱他們擁有世界最大的圖騰柱。

我們在附近轉一圈,並從高處欣賞克奇坎的明媚風光,由於當時下著濛濛細雨我們很快再搭乘纜車下山,然後到街上的禮品店參觀選購,我在此順便買了一本鮭魚的參考書。

其後我們回到船上略為休息,便到12層運動甲板籃球場投籃,我投7個球,只有一個球投進,算是沒有吃鴨蛋,不管投中與否在健康護照都可獲得一個章。然後我們在下午4:30來到11層的體育教室做柔軟體操,當然有一位女教練帶領大家運動。在遊輪上凡是參加任何團體運動,每人都可獲一個章,蓋的章越多,獎品越高貴。

晚上8時,大家都盛裝參加船長的晚宴,今晚的菜單很特別:有蘇聯魚子醬、法國蝸牛、美國鵝肝醬、阿拉斯加烤龍蝦、加拿大烤牛排等,看了菜單都會令人唾液欲滴。我們大家都點不同的菜,互相交換品賞,每一道菜都有其特色,而且吃後口齒留香。餐後一位年青貌美的女主持人站在餐廳中央宣佈節目開始:

首先介紹廚師,廚師們站在餐廳兩側樓梯,大廚師站在樓梯上,依次站下來,廚師們均穿白色制服,帶上白色帽子,每一個人都面帶笑容,女主持人一一介紹廚師後我們大家拍掌叫好,並一再謝謝廚師們,這時廚師長站出來答謝大家的厚愛。接著由眾多的侍者右手端著蛋糕,蛋糕上點上小蠟燭,由樓梯慢慢走下來,並不停唱生日快樂歌,喜氣洋洋。然後排成一列走到每一餐桌前繞一圈,然後把蛋糕放在餐桌上,這時大家自然地手舞足蹈,不停叫好,可以說高興到最高點,我被這種場面感動得掉下欣喜的眼淚。

另一個驚喜的是我們同桌有一對張先生老夫婦已結婚50週年,據說他們在大陸結婚,在大陸生第一個孩子,然後跟隨軍隊來到台灣,現小孩長大成人,均有一番事業。所以張先生特別再獲贈另一個大蛋糕,由侍者在蛋糕上點上蠟燭,大家齊唱生日快樂歌,我看張老先生和張老太太喜上眉梢,一再說謝謝大家。餐前餐後王教練為我們拍了許多照片,謝謝王教練。

晚餐後我們到劇場參觀拉斯維加斯之夜的歌舞秀,演出者很賣力,活潑精采,這時風浪大,遊輪全速航行,略為搖晃,台上在跳舞,台下因船在搖動而大家也跟舞者在搖動,我們好似跟著其節奏在搖動,實在精采極了,快樂無比,真是終生難忘的一夜。

鮭魚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及湖泊三大種。

太平洋的鮭魚通常會在每年8月到次年的1月迴游到其出生地。迴游時先到出海口集結,等到下一場豪雨後河水暴漲,大批的鮭魚便衝向逆流,回到久別的故鄉─繁殖地。這種鮭魚的迴游給沿海及河流一帶的居民,以及老鷹、熊及其它動物帶來了豐富的食物。更妙的是豪雨把大地的氮及磷沖刷到大海中,再由鮭魚把它帶回到內陸裡的小支流。

當鮭魚的傳宗接代任務在繁殖地完成後便死亡。其身上豐富的氮及磷可以提供為河流中的浮游生物及幼鮭魚的營養。

鮭魚為了防止天敵的攻擊,其顏色會隨環境而改變。

據研究,鮭魚的祖先(Ancestral Salmon)是一種淡水魚,約在幾百萬年前的冰河時期,當冰河開始溶化後慢慢由北美轉移到亞洲。然後這些鮭魚適應新環境後再演變成7種鮭魚。為了尋找更舒適的環境,能獲得更多食物,以及將有限的河流空間留給後代子孫,才慢慢轉入海洋發展。可以看到越靠近右邊的Cutthrout, Steel head為較原始的鮭魚品種;而左邊Pink, Sockeye則較演化的品種。

由於演化的情形不同,品種不同,各種鮭魚,均有不同的個性。例如Pink鮭魚,棲息在淡水的時間最短,大部分時間棲息在海洋。

雖然鮭魚出生後它的父母早已離它而去,因此幼鮭是「孤兒」。但它的雙親卻毫不保留的遺傳給它龐大的遺傳基因,幼鮭靠這些遺傳基因,有覓食行為,團隊行為,能記得迴游時間並探索回故鄉的河流而無誤。

而這種遺傳基因可能在演化過中需要經幾十萬年,或上百萬年才能形成。

由於許多環境遭到破壞和污染,如大量伐木,興建水壩和發電廠,及農藥,工業污染等,使鮭魚的自然繁殖率嚴重下降,如不加以保護鮭魚,可能有絕種的危險。因此,人工孵卵鮭魚變成主要的鮭魚繁殖以解燃眉之急。茲簡單介紹其中二種鮭魚,一種為體型最大的鮭魚Chinook;另一種為產量最多的鮭魚Pink。

Chinook

(1)分佈:從加利福尼亞沿海到日本北海道沿海。

(2)產量:在北美太平洋鮭魚中產量最少的一種。

(3)大小:在太平洋鮭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長度有147.3公分,重達61.2公斤。

(4)特徵:背部呈淺綠藍到青銅色,有時為黑色。

(5)在淡水及鹹水棲息時間:在淡水約1到好幾年,在海裡約2-4年。產卵幾個月前迴游到淡水。

(6)產卵季節:每年5月到次年1月,但靠近北方的同一品種可能會早一些產卵。

(7)Chinook需要特殊的自然繁殖地,而且常選大的河川,迴游到內陸的水源頭一帶產卵。而此類河川往往被興建為水力發電廠。雖然發電廠旁建造了梯子型人工水道,但據研究,鮭魚的自然繁殖仍然遭受到很大的影響。

Pink

(1)分佈:從北美到東方西伯利亞海及亞洲的北韓沿海一帶。

(2)產量:從1978年至1981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漁獲量為1億6千萬公噸,是產量最多的一種。

(3)大小:長76.2公分,重1.4-2.3公斤。

(4)特徵:背部藍色,腹部銀色,但到產卵季節背部會轉變為紅色到綠色。

(5)各在淡水及鹹水棲息時間:

有2年生活史,在河流時間幾個月後便游到海岸附近棲息,第二年夏季開始迴游。

(6)產卵季節,回到河流是在7月及9月接著產卵。

(7)特殊的繁殖環境;一般說來Pink的產卵與海的關係較為密切,較少依賴淡水。

茲簡單介紹鮭魚的生活史

通常鮭魚迴游到河流源頭,需清流,有小卵石在的河床,以及陰涼處才能繁殖。當鮭魚回到繁殖地時其嘴巴也會變形而帶鉤,同時身體的顏色也會改變。這樣也有好處,可以容易辨認公或母。而其發生變化的原因為鮭魚身體脂肪的減少,以及身體中的化學成分改變所致。

 

當母鮭魚開始找巢穴時,公鮭魚會自動靠近,如果母鮭答應和那隻公鮭攜手築巢時這二隻鮭魚會在築巢地快樂並肩游圓圈,接著母鮭魚會用尾巴把卵石地挖開形成一個巢穴,而公鮭魚陪伴在側,寸步不離。有時其它尚未找到對象的公鮭魚也想靠近這隻母鮭魚,但這隻早先「登記有案」的公鮭魚會「醋勁大

發」,把它們趕走。

當巢穴挖好後,母鮭魚便站在巢穴上面鬆弛卵囊,排放一部卵掉落到卵石上的巢穴,其姿勢如同男人站著小便的姿勢。

接著公鮭魚又在其上撒一巴精蟲,使卵受精,大工告成後,母鮭魚再用尾巴輕輕地掃卵石使其覆蓋在受精卵上,免被其他動物吃掉。因此,鮭魚產卵不是那麼順利,可說困難重重,而且在那樣的場合照樣演「爭風吃醋」,「驚險打鬥」的場面。

當鮭魚築完一個巢後會再接再勵築第二,第三……個巢,直到卵排完為止。

致於那些找不到母鮭魚效勞的公鮭魚,只好看到有魚卵的巢穴地方撒一把精蟲下去,表示它對繁衍後代子孫有棉薄的貢獻。

當鮭魚要迴游產卵時,皮下脂肪自然增厚,因此一路上差不多不吃任何食物。當它千里迢迢回到故鄉,皮下脂肪已消耗殆盡,加上產卵也是相當消耗體力,因此最後使它的身體傷痕累累。白色的徽菌,開始長在傷口或眼睛,雖然如此,它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因此,逐漸的,從狂熱的生命情景轉變為悽慘的死亡。最後許多魚屍躺在卵石上,河流底下,或漂浮到下游,或被掛在樹根上。即使存活的仍然無精打采,逐波順流。這時大批的食腐肉動物便來到,如候鳥、烏鴉、老鷹、海鷗、熊及其它動物,直到天亮河裡的沙灘有數不清各種動物的腳印,不久從一堆一堆的魚屍裡便可以聞到腐臭的味道。

有一部分魚屍被拖到矮樹叢中,被吃掉,吃不了的,當森林的肥料。死在河底卵石中,則當剛出生鮭魚苗的營養品,當幼鮭魚稍微長大後其食物來源再轉變為混蟲、寄生蟲、小蝦、蚊子及蒼蠅。

由於鮭魚的產卵時間因品種之不同而略有不同。不可能各種不同的鮭魚同時產卵,也就不會引起鮭魚的雜種。

當鮭魚出生後,在河流裡棲息一段時間,長短視品種而不同,有的數月,有的1-2年。由於淡水的環境陝小,食物有限,於是慢慢向海洋發展。當鮭魚來到河口時,因為不習慣鹹水的味道,便在河口待一段時間,然後再轉入港灣。當它能完全適應海洋生活時,有一天它會跟著其它大魚進入太平洋。

當美國、加拿大及阿拉斯加的年青鮭魚進入太平洋後其生長速度加快,並且成群結隊游向北方,經加拿大、阿拉斯加沿海以至白令海峽,然後再向南進入太平洋中。有的鮭魚會因其它原因脫離隊伍,但不知怎的,過一段時間又會趕上隊伍,即使不趕上隊伍,也會同一時間回到故鄉。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團體行動也有一個好處,損失的機率大為減少。有人研究,鮭魚經過白令海峽時有一處是海豹區,海豹專吃鮭魚,因為鮭魚團體行動,因此每一海豹只能吃到1-2條鮭魚,魚群便飛快掠過,如果是一條一條鮭魚通過海豹區,準會被海豹吃光。

在太平洋棲息1-4年不等後落葉歸根,回到故鄉,繁殖下一代,以結束它短暫而多采的生命。

根據最近的研究,工業的發展,導致許多鮭魚繁殖地遭到破壞,專家建議要鮭魚自然繁殖最好的方法是將河川保持原始風貌。但這將會造成環保與發展的兩難。因此,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從小學至中學教導學生做環保,並實際請學生參與鮭魚繁殖地的美化環境工作,如此一來,鮭魚自然繁殖有增加趨勢。

另一方面人工繁殖,固然數量相當多,但有朝一日,鮭魚的數量過多影響其它種類的魚群生存,尤其稀有魚類,可能加速絕種。再者,鮭魚人工繁殖,並沒有完全經過一系列自然繁殖過程,將來這些人工繁殖的鮭魚會不會導致其遺傳基因的缺失甚或消失,因而將來游到海裡不知如何回故鄉而老死海底。

最近許多美國漁船來到加拿大外海撈捕鮭魚,許多加拿大漁民在近海等著鮭魚回鄉,準備好好撈一批,結果撲空。於是加拿大漁船到外海將美國漁船重重包圍,並責問美國漁夫:「老兄,你們怎麼跑到我們這裡來捉我們放生的鮭魚?」美國漁夫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們在公海作業,有甚麼不對?」於是兩國漁夫對簿公堂,至今案子未了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