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病患常會主訴,腹部漲、腹部痛,指的是上消化道,也就是胃及十二指腸為中心,從內視鏡此等部位,並沒有發現任何病變,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因為有症狀,但沒有病理變化,從前就有這樣的病患,因此曾稱為Non-ulcer dyspepsia。在2006年,羅馬的國際會議,將消化道的功能性的病態加以整理,也就是根據最新的Rome III criteria定義為,從食道至肛門有做內視鏡的檢查,並沒有異常的疾病約有10個以上的觀念提出來。其中上消化道提出的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例如,在食道,並沒有非糜爛性的食道逆流,即GERD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的觀念。從內視鏡觀察,並沒有異常,但病患有胸口苦悶或胸痛的症狀。另外還有,吃了食物後會有肚子脹,或一會兒上廁所排便,稱為大腸激躁症,與這相當的為胃與十二指腸,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這種情形,前提是使用內視鏡檢查,並沒有異常。

   Rome III criteria的診斷基準最重要的就是有6個月以前,呈現上述症狀。例如,不想吃東西,吃了食物後,很快就會肚子脹起來,每週會發生過好幾次,而這種情形會繼續或斷續發生3個月以上。

   在這種情形,如果談到功能性消化不良,日本通常病患有腹部膨脹感,都稱為慢性胃炎為很普遍,如果不能用慢性胃炎不能說明的嚴重的症狀,日本有意朝運動機能異常方面繼續研究。當初在2006Rome III criteria發表以後,是以研究為目的。但是使用內視鏡觀察,甚麼是正常,並沒有明顯的界定。

   有的日本臨床醫師做胃內視鏡檢查時,被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患,還是可以發現有胃粘膜呈現較紅色,很少病患是正常的胃粘膜,因此日本常診斷為慢性胃炎,而且是糜爛性胃炎。

   現在有一個問題是究竟有無內視鏡的胃炎及組織學上的胃炎,另當別論。問題是出在模式(Modality的不同,也就是使用肉眼看不清楚,但是使用內視鏡放大後就看得很清楚,如果能觀察胃的組織更會不同。因為有差異(Discrepancy),此等要先瞭解。

   臨床上發現胃粘膜有紅色,最成問題是糜爛性型的癌症,但是一般所觀察到的這種情形是,內視鏡的慢性胃炎,也就是日本所說慢性胃炎。這種日本的慢性胃炎也就是歐美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多數病患並沒有嚴重的臨床症狀,在日常生活上,有3個月以上,每週有1次,有胸口痛或上腹部疼痛,要找醫師看診。如果疼痛比較厲害那就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症,而且罹患本疾患的時間較長。雖然罹患慢性胃炎的時間不那麼長,可能症狀較輕有關。

   有的日本的臨床醫師差下多每天都做在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胃炎的多數病例,是否合乎Rome III criteria,日本有人在研討,日本的慢性胃炎,症狀和罹患時間,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比較,只有少數部分。加上日本的慢性胃炎是,經內視鏡檢查的結果,因此可說更為正確。所以日本的臨床醫師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日本幾乎沒有見過。如果歐美的臨床醫師在內視鏡檢查時胃粘膜有發紅,和日本臨床醫師使用內視鏡檢查有發紅,在程度上的偏差(Bias有何不同,宜考慮進去評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