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腸膜動脈症候群(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是十二指腸上腸膜動脈(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及腹部大動脈( Ventral aorta)夾住,如果夾得嚴重時,就會發生腸道的通行障礙。為何會發生這種情形,發生原因有許多種。最常見的是,在生長期,也就是在16歲前後,體重會慢慢增加,身高也增高。當這種情形發生的時候,如果身高變成細長,就會形成本疾患。最近在日本,因為女性節食,體重減輕,而導致十二指腸的水平部被夾住,也是發生原因的一種。

   如果被上腸膜動脈及腹部大動脈的夾角過小時,就容易發生本疾患,即20度以下容易發生本疾患,正常範圍是45~60度。這個角度發生狹窄的原因有許多種說法。最常見的就是少年慢慢消瘦,因而體重減輕,腸胃中的脂肪也會消失。上腸膜動脈根部的脂肪也會因而減少。通過其間的十二指腸,容易受到壓迫,這是其中的原因。因此消瘦型的人,容易發生本疾患。

   但是瘦型的高齡者很少發生,發生最多的是,16歲前後和20歲前後是發生最高峰,也就是有2個高峰,超過這個年齡,此類病患就慢慢減少。為甚麼會有這種情形,目前還不知道。因為消化道的通過障礙,基本上症狀也會同時出現。飯後會發生想要嘔吐,真的會吐,同時會有上腹部的疼痛。但是病患吐過1次後,精神會感覺較舒服。如果症狀發生後病患還是站著,或躺下,如仰臥位,症狀就會惡化。如果能採取爬著走的姿勢,就會感覺很舒服,這就是其特徵。因爬著走的姿勢,可使上腸膜動脈及腹部大動脈夾住的角度變寬。如果是爬著走的姿勢會變成較舒服,胰臟炎也有這種情形,就是胰臟炎的腹痛比較嚴重。因為單純的腸道的通行障礙,會發生蠕動亢進,因此,不會產生嚴重的疼痛。

   如果年輕女性發生這種症狀,經嘔吐後,症狀忽然改善,容易與精神上的疾病紛擾。因此不瞭解本疾患,本疾患當著精神疾病治療,結果沒有效,日本就曾經發生過這種情形。因此,吾人應把這種疾病銘記於心,才不容易有診斷錯誤。

   本來一個人從前就很瘦,臨床上很少發生本疾患;相反的一個人突然瘦下來,很可能就會發生本疾患。

   談到診斷,主要是影像診斷,如果病患的主訴是腹痛和嘔吐,可照一張單純的腹部X光相片,注意觀察十二指腸第三部份(Third portion of duodenum),其上的球部,或第二部分,及胃的部分會發生膨脹,同時小腸全部被壓迫到下方或右側,有這種情形發生,也就是發生雙重氣泡的影像(double bubble sign)為本疾患的特點。換句話說,在胃及十二指腸會形成很大的氣泡,這個也是本疾患的特徵。

   最近在門診時,使用超音波檢查的機會增多。可以使用超音波觀察腹部,尤其觀察上腸膜動脈及腹部大動脈形成的角度,如果是20度以下,就容易發生本疾患的症狀。因此一面使用超音波檢查腹部,一面對照臨床症狀,應該不難診斷本疾患。

   其它還要使用顯影劑,觀察顯影劑能否通過。如果不能通過的部位,通常是十二指腸的水平部通過大動脈的部位,或者被脊椎夾住的部位,為影像會突然消失(Cut off sign),同時在那部位有顯影劑來回移動(To and fro)。

   因此本疾患的檢查,使用顯影劑的檢查較容易檢查出來,如果使用內視鏡檢查,本來十二指腸不易通過的部位,因使用內視鏡的關係,變成容易通過。這也可說診斷的秘訣。如果一般門診,使用超音波發現有上述情形還是轉介到專科醫師處治療。

   談到治療,在藥物治療方面,可能會使用促進腸子蠕動的藥物,或整腸劑的也有。但使用後會促進蠕動,使症狀惡化,因此這樣的治療使用得不多。

   談到外科的治療,早期日本的小兒外科,因十二指腸的部位不易通過,因此,將胃與空腸連接(By‐pass),現發現,這個方法行不通。

   雖然本疾患是十二指腸被上腸膜動脈及腹部大動脈夾住,但進一步研究,與位于此Treitz韌帶有關Treitz韌帶,又稱十二指腸懸韌帶,從膈肌右角有一束肌纖維索帶向下與十二指腸空腸曲相連,將十二指腸空腸固定在腹后壁。本疾患就是屬於腸旋轉異常症的亞型,治療就是把腸旋轉異常症改為完全不轉的狀態(Non rotation。也就是不固定,使十二指腸有些活動空間,病患的症狀就會改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