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生,10歲以下,如何鍛鍊肌肉運動。一般人總認為使用槓鈴( Barbell) ,使肌肉能夠鼓起來,渾身都是肌肉的感覺。

   各運動選手所做的運動項目不同,所鍛鍊的肌肉也會不同,如投擲鐵餅的選手及足球的選手,其所鍛鍊的肌肉是會不同。因此,並不是單鍛鍊肌肉使其增強,就稱為鍛鍊肌肉。一般都希望鍛鍊肌肉後,肌肉會變成結實。但是鍛鍊肌肉後,會加強肌肉收縮,變成主要動作,伸展的動作會減少,因此,肌肉少了柔軟性,一般都稱為結實的肌肉。

   10歲以下的兒童(小學生)正在發育中,其骨骼較軟與成人比較,正在成長的骨頭的部分較軟,此部分有肌肉附著。如果要鍛鍊肌肉,可能會傷到正在生長的骨頭。正在生長的骨頭,做不適當的肌肉鍛鍊,會發生骨生長障礙。這是運動障礙很常見的疾病。

   談到小學生要增強肌肉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學生正在發育,訓練小學生時,常要想到這個問題。小學生也有個人的差別,尤其是神經系統正在這個時期發育,過了這個時期,就不再發育,因此要訓練正確的投球、正確的踢足球、正確使用工具、正確擺動Swing)身體才是重要。
   談到這方面的問題,如果是投球時,下半身會搖晃,要訓練下半身的肌肉。騎腳踏車時,不能保持上半身的平衡,就要訓練上半身的平衡。因此,要合乎小學生身體生長發育的肌肉的訓練和刺激,變成很重要。在這個時期,投出強有力的球,或者踢強有力的球,都應該避免,這樣的訓練,要等骨生長完成後,開始訓練。
   談到國中學生的生長,這個時期是心肺功能正在發育的時候,因此,要訓練持久性,例如游泳,要訓練其持久性,使心肺功能有持久性。
   談到高中生,身高的發育開始停止,表示骨頭的發育開始停止,因此,骨頭已變成很硬,這時訓練時,可以訓練肌肉使其結實,使其在投出有強有力的球,同時踢球時,踢出強有力的球。
   再談到小學生,常做柔軟運動,對小學生的運動是非常重要。因為小學生的骨骼比較薄弱,如果肌肉用力收縮時,會影響骨端的發育,柔軟運動可以保持肌肉和骨端的發育,而不會傷到骨端。但是運動前,只做柔軟運動,以後會發生肌肉不易收縮的缺點。因此,柔軟運動後還是要運動,運動後還要做柔軟運動,而這種運動是較強的伸展運動,運動前也要做伸展運動,那是輕度的伸展運動。
   談到成人運動前和運動後的預備運動,也就是柔軟運動,同樣是很重要。因為成人的骨骼和肌肉,比起小兒較硬,缺乏柔軟性,運動前和運動後,都要做柔軟運動的預備運動,如此,在運動時才不致於受傷。這種預備運動,運動前和運動後都要做,運動前,視運動的種類,做合乎該運動的輕度的柔軟運動配合伸展運動,尤其運動後更要重視伸展運動。目前運動前和運動後要做柔軟運動和伸展運動,這是運動的主流的運動。
   如果運動時過度伸展,當肌肉要收縮時,肌肉最容易受傷。
   其次談到棒球肘,防止其發生,主要是不要過度運動。最重要的是姿勢是否正確,固然肩膀和手臂的力量也很重要,姿勢可能比肩膀和手臂的力量更重要。因此要注意投球的姿勢,併加強指導。其次就是不要過度運動,任何運動都是如此。
   小學生的運動,並不是注意運動的能力,而是注意身體各方面有無平衡發展。例如測定小學生的運動能力,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跳遠,能夠跳多遠。好像觀察肌肉多發達,對小學生做這樣的測驗,可能容易發生判斷錯誤。
   在日本指導運動選手時,如果是18~20歲,已停止成長,很重視,有無形成正常的體型。如果身高突然增長快速,因為身體重心的改變,有的動作會沒有辦法做。雖然測驗跑、跳也有必要,更重要的就是,要觀察身體上綜合性平衡發展。因此測驗,不要太重視有偏向的測驗,應該要重視持久性、敏捷性及肌力等的平衡才是最重要。也就是說要追蹤觀察小學生的生長發育,即體重與身高,並加以評估才是正確。
   小學生的運動,要做適當的運動,使肌肉纖維開始增加,因此,可以做各種運動,如棒球、游泳、跳遠、賽跑等都可做,適當的刺激肌肉,使其發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水 的頭像
    阿水

    阿水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