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瘤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門靜脈壓升高有關。也就是門靜脈壓血流障礙引起鬱血( Congestion),因門靜脈壓升高,為減輕其壓力,發生旁路 (Bypass),也就是側支循環(Collateral blood circulation在消化道粘膜下形成。

   多數為肝硬化的病患,有少數是其它疾病所引起。因此如果有罹患肝硬化的病患要定期的做胃的內視鏡檢查,就可發現靜脈瘤,如此可預防大量出血。

   內視鏡檢查的重點,就是粘膜發紅,稱為RC( Red Color) sign。在病理學方面,在粘膜下層、粘膜固有層有重積的靜脈瘤,表層上皮變成很薄而膨脹。因此只要一點小的刺激就會破裂,引起大量出血。粘膜的表面變簿就會變紅,同時與靡爛也有關。

   談到本病患吐血時的處理,如果是30年前,多數要做手術治療的情形比較多。有肝硬化的病患要做手術治療,本身就是有危險,為了避免手術,便使用各種栓塞術。由於內視鏡的進步,現在主要是使用內視鏡的治療為中心。內視鏡的治療分為2種:1.內視鏡的硬化療法,即EIS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2.內視鏡的結紮術,即EVLEndoscopic vascular ligation

   內視鏡的治療,並不是全部。原疾患的肝硬化的治療,除肝臟移植,沒有其它的根本治療。因繼續有門靜脈壓升高,因此門靜脈瘤會相繼出現,不易治療,這種情形會使用栓塞術,最後有的病患要外科手術治療。

   目前內視鏡硬化療法是,直接在靜脈瘤的血管內,注入硬化劑,另一種是在血管外,將靜脈瘤的周圍凝固的方法。但是要注意血行動態,不僅要處理靜脈瘤的表面,最好能夠由門脈流入靜脈瘤的根部,阻塞其血管才是根本的療法。

另一方面結紮術,內視鏡前端透明帽附有橡皮輪,將靜脈瘤吸入透明帽,再套上橡皮輪,做法簡便,缺點是容易復發。食道靜脈瘤的緊急出血處理起來,簡便,而且低侵襲,可以直接結紮止血,就是EVL。做EVL有其缺點,要注意的就是流入靜脈瘤的血液還是通的,因此,只治療1次,結紮止血的橡皮輪有時會脫落,因而引起大出血,因此還要加上硬化劑的治療。統計資料顯示,追加治療EVL,使用2.8次後就不會再發生大出血。因此一開始就做EVL的治療,3次做為一個療程。再研究這3次療程的間隔,分為2週及2個月,其中,間隔2個月的較好。現在日本的標準治療就是EVL的治療每2個月實施1次,共3次,可以說EVL的新的治療方法,即EVL Bi-monthly

   談到硬化療法,好比水龍頭,就在水龍頭止水,並不容易止住,要從源頭止住,才是根本的方法。因此靜脈瘤應從源頭止住,才是根本的方法,同時還要固定靜脈瘤的粘膜,使其不易破裂和出血,此點也很重要。

   另一方面EVL Bi-monthly法是,在封住靜脈瘤的原頭時,可使另外的側支循環血路發達,在做3EVL期間,產生與靜脈瘤無關的新的「逃跑」的血管已形成,因此復發率會降低。

   其次談到胃靜脈瘤的處理,胃靜脈瘤不易破裂,但一旦破裂會大量出血。胃靜脈瘤較細,同時沒有RC sign,靜脈瘤也會引起出血。仔細檢查粘膜表面破裂部位有潰瘍,可能服用消炎止痛劑後發生粘膜障礙,使胃靜脈瘤破裂。胃靜脈瘤,經5年後的出血率為9.4%,即使胃靜脈瘤出血也容易控制。因此,日本在預防胃靜脈瘤出血,並不做特殊治療,但限制服用消炎止痛劑及投予抗潰瘍製劑,再觀察經過情形。如果是緊急病例,會使用氰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系藥物的硬化劑止血,全身狀況改善後,使用內視鏡治療或栓塞術,單獨或合併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