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於2000年開始,對消化性潰瘍的幽門螺旋( Helicobacter pylori)的除菌治療,健保付費。2009年,對下列3種稀少疾病: 1.早期胃癌及作EMR,即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Mucosal resection)後。2.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3.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腫。治療時,健保承認同時付費。2013221日開始,對感染幽門螺旋菌的病患做除菌治療,健保付費。

   日本對幽門螺旋菌的治療,其目的是在減少胃癌的發生。日本的病患,自出生後就沒有感染過幽門螺旋菌的人,其胃膜全無發炎,也沒有萎縮性胃炎,也就是沒有老化現象,因此,很少發生胃癌,這在日本的統計資料已證實。

   但是已長期感染幽門螺旋菌的病患除菌後,胃膜的變化並沒有恢復到未感染前的胃膜。以中性球的浸潤為主的活動性胃炎有改善,同時,消化性潰瘍的復發也減少很多。又因炎症引起的息肉也會隨之消失。MALT淋巴腫,有7~8成的病患,經1週的除菌療法後,可以改善或緩解,這是一種劃時代的治療。但是,是否能夠防止胃癌,日本的報告,有不同的看法。

日本於1997年,曾對早期癌症經內視鏡治療及EMR後,對黏膜的變化,分為3組,除菌治療後、完全除菌及沒有除菌。結果發現,如能除菌,可以抑制異時性胃癌(Metachronous gastric cancer的發生。

為了確認,這種情形,在日本多處醫院,做共同試驗,為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隨機對照試驗),結果於2008年發表。本研究為約500病例為對象,其中約250病例為隨機對照組,對胃癌的發生追蹤觀察,其中除菌成功的病例,異時性胃癌的發生病例降低1/3

雖然在日本這樣的報告,可說是轟動的,但也不同的研究報告。其原因是因為除菌後,可抑制胃發炎,但是胃癌的發生是分子結構的DNA的傷害及基因異常的雙重傷害引起。肉眼所能觀察到可能是3~5mm的胃癌,這種臨床上能夠看到胃癌,大概要花10年的時間才會轉變。這種道理如同C型肝炎病患,使用干擾素,抑制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結果肝癌還是發生。因此吾人應想到除菌後,還會發生胃癌的危險。但是,因炎症為基礎的細胞增殖能,會明顯的降低,同時,對胃癌的進展速度也有影響。一般內視鏡的檢查醫師,當胃癌的部位有黏膜或污染的黏液付著時,如果胃癌有紅色,3mm大,會看不清楚,但除菌後會看得更清楚,這也是除菌的好處。現代,已可用內視鏡切除胃癌,就如同治療感冒,因此,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談列除菌的藥物治療,日本在2000年開始,用於臨床的,第一次除菌治療,使用PPI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最近Clarithromycin的抗藥性增加,因此除菌效果為70~80%2007年因為Clarithromycin的抗藥性,改為Metronidazole,這是第二次除菌治療,也就是第一次治療無效的病患,經第二次治療後有95%的除菌效果。如果第二次治療無效,還有第三次治療,但健保不付費,要自費。

使用的藥物有PPIAmoxicillinSitafloxacin。目前日本對除菌效果的研究,還是使用PPIAmoxicillinSitafloxacin的治療效果比較好。

   因為日本認真在做幽門螺旋菌的除菌,因此目前20年代的年輕人,僅有10%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不滿5歲,有2%。雖然日本健保,對罹患因感染幽門螺旋菌的胃炎的治療付費,因而有很多病患已經除菌治療過。但是對胃癌還是要注意。

   談到胃癌要注意的就是,15~20年後的,不能手術的胃癌病患,因而增加化學療法的病患。因為這樣的化學療法,要花龐大的醫療費。必須要有早期發現及預防的制度。

   談到日本和歐美的差別,在美國和荷蘭的胃癌5年存活率為3~5%,但日本為近80%,會有如此大的差別,主要是醫療保險的不同。因為美國和荷蘭要做內視鏡檢查,要有條件,如嚴重貧血、體重減輕嚴重,完全不能進食,否則保險公司不付費。在臨床上,如果要等症狀出現,再來檢查,已太遲。日本認為胃癌是一種早期癌,並不會很早就會死亡的癌症。因此日本與歐美,對胃癌的認識可說完全不同,此點,年青醫師應當要瞭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