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討論血液檢查前降鈣素( Procalcitonin:PCT),以幫助肺炎、敗血症的診斷與治療。
PCT是由116個胺基酸所構成的蛋白質,在正常狀況下,是有甲狀腺的C細胞產生。從發生學來說,是從神經脊(Neural crest)的細胞產生,變為Calcitonin後從甲狀腺分泌,與鈣的調整有關。在健康的人,如果PCT,不到0.05ng/ml,是檢查不出來。其生物學的特徵是:CRP的反應時間為6小時,PCT為2~3小時;半衰期 CRP為4~6小時,PCT為20~24小時,測定PCT是比較好檢測(Detect)的項目。
雖然在正常狀況下PCT是從甲狀腺的C細胞分泌,但是有細菌感染或敗血症時,可以從身上的其它器官分泌,如小腸。通常身體受到細菌感染後,會刺激單核球或吞噬細胞,產生炎症性細胞激素( Cytocaine) ,如釋出TNFα或者IL-1、 IL-6,此等會刺激實質細胞的Calcitonin mRNA釋放PCT。
談到病毒感染,PCT不會升高,因為病毒感染會刺激T細胞,產生Interferonγ。這種情形對Calcitonin mRNA有抑制作用,也就是有高爾基體(Golgi apparatus),釋放PCT,因此PCT在血液中不會升高。由此點可以分出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談到PCT的檢查是在1993年有Ascot的學者發現敗血症病患的PCT升得異常高,因而發表而受到注目。
在臨床上有懷疑有敗血症的病患使用,這時從血液不必檢查出細菌。現在的敗血症的診斷,是病患呈現全身性炎症反應症侯群(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如有發燒、呼吸急促、白血球有增加或減少,脈博快速,很可能是SIRS,那就要檢本查PCT。
談到PCT與治療,如果是PCT的檢查數值在0.5ng/ml~2ng/ml,有嚴重的全身性感染,也就是很有可能進行到嚴重的敗血症的可能。對這種病患要注意觀察,必要時,在6~24小時還要抽血檢查PCT。如果PCT2ng/ml~10 ng /ml很可能會發生嚴重的進行性敗血症,這時就要注意,要抽血檢查好幾次PCT。如果超過10 ng /ml以上時,可能就是嚴重的敗血症或有敗血症性休克。
談到PCT的測定有定量法及半定量法,半定量法可早一點知道結果,也有參考的價值,可以使用PCT,作為治療的參考。有一種PCT指標的「治療戰略」。談到初期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患使用抗生素的劑量,依據PCT指標,使用抗生素的投予量。PCT的變化通常很快,可以當早期觀察其反應的指標。同時測量幾次PCT與最初的數值比較,下降90%以上或者是正常範圍內,就是抗生素要停藥的時期。
從前有發燒的病患會注意CPR,現在如果有細菌感染引起的敗血症,PCT是最有用的標記(Marker)。
談到CPR與PCT的不同點,主要就是發現的時間和半衰期的時間不同。通常CPR是有發炎的時候數值會升高,但是PCT是單純的炎症,也就是SIRS時,並不會升得很高。但是如果加上細菌感染的時候PCT就會升得很高。因此是炎症的關係,或者有細菌感染,檢查PCT就可推測。
所有的生物指標( Biomarker)都有False positive和 False negative,PCT也不能例外,約有10%~20%沒有罹患感染,如中暑(熱中症)的病患,或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患也會有升高的可能。同時正在做透析病患或腎臟衰竭的病患,PCT會稍為升高。
將來的檢查希望能夠推出迅速測試工具(Kit),目前要做快速的檢查可做半定量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