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胃腸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基質細胞的腫瘤。通常胃癌、大腸癌是從粘膜發生,在其下有間質層間質層中有Cajal 細胞,本疾患是由Cajal 細胞引起的腫瘤。本疾患是良性抑或是惡性,目前還有議論。但從臨床上觀察,本疾患會轉移,而導致死亡。因此,目前把它當著惡性腫瘤來處理。

   其發生部位是胃50~60%、小腸20~30%、大腸5%,胃發生的情形壓倒性的高。

   談到發生的症狀,主要是發生在胃,因此會有胃腫大後摸得到,嚴重時會出血。日本的胃癌的檢查相當進步,如胃鏡、透視鏡等檢查後就會被發現的多,這時很多就沒有症狀。如果是發生在小腸,可能發生腸阻塞、或者小腸出血。如果在上消化道,或者在下消化道均無發現病灶,可使用小腸內視鏡檢查。如果有懷疑就要進一步檢查,使CT的檢查也會有效。雖然其發生率沒有胃癌及大腸癌多,但是使用胃鏡篩檢時,通常以粘膜下腫瘤發現的多,並不是很少見的腫瘤。

如果發現有粘膜下腫瘤要注意。其它還有肌腫,是惡性度較低,在GIST中有惡性度較高和較低。基本的本疾患的惡性度,視腫瘤的大小,及其增生能力來決定,因此如果是很小,不會變大,就觀察其經過情形。

   日本的指引:如果是在2cm以下,可使用胃鏡觀察1~2年,是否有擴大。如果在2cm以上,不到5cm要做精密檢查。如果是5cm要做手術治療。

   談到生檢,可以使用超音波內視鏡檢查,然後做針生檢。在指引記載如果在2cm以上,不到5cm有懷疑有惡性時,要做針生檢,但要注意合併症的問題,因此,做生檢,要轉介到專科醫院。

   談到手術後的治療的問題,如果能夠切除GIST很乾淨,同時是高危險群的病例,也就是腫瘤很大,而且有明顯的細胞分裂的病患,要服用Imatinib的藥物。本來是開刀後的復發率在5成,服用上述藥物降為1成。但是不是服用該藥後就永遠不再發,停藥後可能再發。可能還要服用藥物3年以上。如果不能切除的病患,或者在歐美,如果有轉移,即使做了切除,還是要使用Imatinib治療,而且要長期治療。

   本疾患經治療後無再發或無惡化的情況是比胃癌及大腸癌好,但是服藥2年後又會失效。這個原因可能是基因發生第2次突變,這時可以使用Sunitinib治療,第2種的藥物治療經過半年後,也會失效,可改用Regorafenib,這就是第3次使用的藥物。

   消化道有許多癌症是進行很快,固然可以用抗癌劑控制,但有一個問題是,如果癌基因突變的時候就會沒有效。有的病患,對任何抗癌劑都沒有效,很快就死亡的也有。

   談到消化道的癌症,與遺傳的關係並不多,而是後天性的較多。如本疾患是c-Kit也就是蛋白質密碼(code)的基因,占有85%GIST的基因發生突變。日本在這方面下個功夫研究,到目前的為止,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還不知道。

談到本疾患的發生率,歐美人與日本人差不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