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眩暈( Dizziness)的病患,在門診病患中,常遭遇的自覺症狀,是末梢性眩暈(內耳),或者中樞性眩暈(包括VBI),有時很難區分。一般來說旋轉性眩暈(Rotary vertigo)是末梢性眩暈,若是非旋轉性眩暈(Dizziness)為中樞性,但是在臨床上也有幾種是另外,有時也很難分辨。

   如果是典型的內耳性,診斷不會太難。因為病患有旋轉性眩暈,常會合併耳鳴或重聽,其它如果沒有明顯的其它症狀,也可稱為內耳性眩暈(Vertigo)。如果是中樞性眩暈,除了有眩暈(Dizziness)外,還會加上腦幹或小腦的症狀,例如構音障礙(Articulation disorder),有複視(Diplopia半身麻痺Hemiplegia,有感覺的異常,再加上,局部的徵候(Focal sign)為中樞性。如果沒有任何特別的症狀,有時真的診斷困難。

   通常談到脊椎腦底動脈循環不全(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主要是指脊椎腦底動脈循環的是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意思,從前常有反覆發作眩暈的病患常加上去的名稱。

   病患來看診的時候,眩暈的症狀,也就是TIA可能已消失,因此要詳細問診,有上述末梢性眩暈,抑或中樞性眩暈的症狀,可作為區別。另外一點重要的就是脊椎腦底動脈循環不全是血流不通順,大部分有動脈硬化的危險。通常還有高齡、高血壓、糖尿病、脂質異常,還有合併冠狀動脈疾病,或末梢動脈疾病等,此等危險因素,盡可能在門診時,可以把它問出來。

   脊椎骨動脈雖有左右的差別,但並不是很多,有比較粗的和比較細的,如果是比較粗的,當把頸部施轉時,會壓迫較粗的動脈,使血液循環不良,多發生眩暈。這種情形在臨床上,並不多見。

   中樞性眩暈常伴有,腦幹、小腦的症狀,最多的就是構音障礙,其次為運動障礙、感覺障礙、失調症,這些症狀常與眩暈,同時出現。病患很少發生意識喪失,因有頭暈,眼前變黑而倒下。談到確實診斷,要檢查有無導致脊椎骨動脈循環不良的血管病變。因此對門診病患要做MRI,尤其是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的檢查。脊椎骨動脈、腦底動脈,不使用顯影劑檢查,MRA的檢查,就可看得很清楚。如果檢查結果,脊椎骨動脈、腦底動脈沒有動脈硬化的問題,那就可以否定脊椎骨動脈循環不良的血管病變。如果使用MRA的檢查,有50%以上的狹窄,症狀與部位又吻合,那就可能性會很高。腦幹、小腦的檢查使用單光子射出電腦斷層掃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檢查,對腦的血流的檢查,其準確性並不是很高,比起大腦頸動脈,評估是比較困難。目前使用MRA檢查後就可下診斷,並開始治療。

   談到治療,其最基本的發生原因就是有循環障礙,發生狹窄病變的情形多見,因此使用抗血栓療法。其第一選擇藥物是抗血小板藥。目前日本使用的抗血小板藥有AspirinCilostazolClopidogrel 有這3種藥物可以選擇使用。日本的指引推薦使用的A為上述3種抗血小板藥物。日本的指引推薦使用的B KETAS,有腦循環改善藥對腦的血液循環的改善作用,但抗血小板作用就比較差,同時多少還有預防再發作的作用。因此本疾患的治療首先還要選用A

   使用抗血小板藥,有的病患的症狀會忽然改善的也有。但是有的病患該部位的循環會變差,可能與血行力學的機轉有關,不易改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那就有選擇外科治療。談到血管內治療及外科治療。目前血管內治療,有使用PT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及置放支架(Stent),這種做法因為在頭顱內,還是有危險,目前還沒有評估,好到甚麼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水 的頭像
    阿水

    阿水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