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先談到日本高血壓的流行病學,高血壓目前還是壓倒性很多疾病中的一種,同時會發生腦梗塞、心肌梗塞頻率很高的疾病,因此,日本很重視高血壓。雖然推出高血壓治療指引,其中強調減鹽飲食的重要,同時日本也推出「健康日本21」的政策,遺憾的是,日本人攝取鹽份的量還是偏高,同時生活習慣的改善也很重要,還是沒有改善很多。

   東方人發生腦梗或腦出血的病患,確是非常高,這與血壓高,有密切關係。

談到,如果發現有高血壓的病患,如何評估其危險度。要從危險分層(Risk stratification)加以分別。
   上一次日本高血壓治療指引,是將血壓值與危險建立治療方針,但本次的指引,最大的改變就是,將高血壓,分為Ⅰ度、Ⅱ度、Ⅲ度的危險分層(Risk stratification),而將刪除正常高值高血壓。
   談到危險因子的檢查,是一般的檢查,也就是高血壓病患,在初診時要做的檢查,在日本健保的診療,在生化學的檢查有10個項目,另外要做危險的評估,還做更細的檢查,尤其是在血管病變的檢查,做PWV、CAVⅠ等的新的檢查,另外一種是中心動脈、AⅠ的檢查。談到腦部的檢查,尤其是影像診斷,確實是有其重要性,因此,必要時還是要進一步檢查。其它還有心臟與腎臟,心臟要做心電圖、超音波檢查,尤其是心電圖,可以簡便的發現心臟肥大,另外在腎臟方面,蛋白尿也會影響治療方針,也可以尿液的試驗試紙檢查,如有尿的蛋白(十),或(±)就會發生治療指針的改變。
   總之高血壓的病患的檢查,就是血液檢查、驗尿、心電圖,這是基本的檢查。治療時,視其危險性,建立治療指針。目前在治療時,很重視家庭血壓和24小時血壓。因此治療的標記還是使用家庭血壓為標記(Marker)。從前設定的目標值是年青人、中年人的降壓目標值較低,現改為年青人、中年人及前期高齡者的降壓目標值為140/90mmHg。
   另一方面危險度比較高的CKD,尤其是蛋白尿比較高的CKD病患,或者有糖尿病的病患,應把血壓降到130/80mmHg以下,和從前一樣,較嚴格的降壓目標。這種降壓目標在日本使用起來很難達成,從日本的研究資料顯示,對預防腦梗塞、和腦出血有效。但是歐美的指引並沒有那樣嚴格。目前日本能夠達成這個目標,約在40%左右。
   治療的原則主要就是要改善生活習慣病,如果還是不能降下血壓,就要使用藥物治療。如果病患沒有器官的障礙,第一選擇藥物是利尿劑、鈣拮抗劑、Renin-angiotensin抑制劑,這3種是第一選擇藥物。如果病患有器官的障礙,那就要使用,有降血壓,同時能改善器官的藥物,因此事先要做危險的評估及器官障礙的評估,再建立治療方針。
   通常病患聽到醫師說,要使用藥物治療,多少會有反抗心理,如何緩和其反抗心理的問題。這時可向病患說明,高血壓並不會現在有任何症狀而發生痛苦。它是一種隱形殺手(Silent killer), 為了最近10年,能過得健康平安,現在就要開始使用降壓劑,如此下來病患較容易接受。但是有了血壓高,不要馬上把血壓降下來,應當把血壓慢慢降下來,這一點要向病患說清楚。治療時,有時使用1種降壓劑,並不能把血壓降下來,有時還要追加1劑或2劑。另一方面日本的指引也寫明,醫師開的處方,使病患容易服用的藥物,使病患服用藥物的順從性提高。這時醫師可能花一點時間向病患說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水 的頭像
    阿水

    阿水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