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內科初診的病患,罹患憂鬱症大概有10%,其中有嚴重病患,約有20%要住院。如此估算,大概每10名門診病患中,有1人是同時罹患憂鬱症,可說不是少見的疾病。

   日本憂鬱症的病患,占人口的3~6%,約有400~800萬人,其中接受治療的僅有100萬人。這種原因,很可能是有人都誤認為,有下列情形不是憂鬱症:例如,大學生經常在家不出門;或者有人在職場上表現不佳,都與憂鬱症無關。也就是周遭的人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另外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有許多內科病患,其中有憂鬱症易被忽略。

   從長崎大學的研究,從大學醫院,來看診的病患中有340人面談結果,其中有35人罹患憂鬱症,發生率為10%。可見臨床醫師的疏忽,許多內科病患中的憂鬱症,都沒有被注意到。

   主治醫師沒有注意到,內科病患罹患有憂鬱症,有2種理由:我的病患不可能會罹患精神病,甚至有的主治醫在心裡上,就不喜歡,自己的病患有憂鬱症。另外一種原因就是,內科疾病,就會有食慾不振,或哭鬧,日本稱為「正常反應的擴大解釋」。因而忽略了憂鬱症。

   談到診斷憂鬱症,有下列4種:

1.有「抑憂鬱氣分」,具體來說,有憂鬱、心情不好、不快樂,感覺悲哀、感覺寂寞、孤獨,甚至還想死,其它還有責備自己,都屬於「抑憂鬱氣分」。

2.抑制精神機能,對事物不易記住,沒有辦法集中精神做事,沒有持續力,對事沒有辦法裁決,每一件事,想到後來都沒有結論,有點像失智症。因此,有的病患看起來像失智症,其實是憂鬱症。

3.「運動性的抑制」,對任何事都不想做,甚至覺得麻煩,

4.「身體的症狀」,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頭痛、肩膀酸痛、失眠,這種情形,有很多是內科病患,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憂鬱症。

   如果內科病患主訴,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內科醫師一般會想到,要把惡性腫瘤排除(Rule out),如果檢查不是惡性腫瘤,大致就可放心,追蹤觀察一段時間就可以。其實,剛提到的憂鬱症的4種中,關鍵有2種,前2種的抑憂鬱氣分及抑制精神機能,任何疾病的身體症狀,是不易分辨,因此要詳細問診。另外對憂鬱及悲哀等抑憂鬱氣分及最近的表現比較差,也就是抑制精神機能,同樣也要問診。也就是在內科門診時,如上述症狀,不要忘記上述情形,還要進一步的問診。

   一般內科門診病患,如中風及巴金森氏症(Parkinsonism)的病患稍為多一點,也就是中樞神經的疾病稍為多一點,但癌症的病患,可能沒有那麼多。其它高血壓和類風濕性間節炎的病患的比例差不多,在門診占10%

   談到治療目前有許多新藥推出,要注意的就是藥物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打撃理論。如內科醫師,檢查出病患有精神科方面的疾病,又要開精神病的藥物,這時最好能夠利用電話,請教精神科醫師和藥劑師,如此開出來的藥,才會效果好,副作用減到最低。

   一般都會想到,如果內科疾病好轉後,憂鬱症可能會好轉。這個問題,可能會好轉,但是臨床上,多數並不是這樣,因為很多內科疾病是慢性病,也可說終身病,應當視內科的疾病就是內科疾病,憂鬱症就是憂鬱症來治療,不必考慮到內科疾病會好轉的問題。

   談到內科病患帶有憂鬱症,何時要轉介到專科醫師的問題。最好是病患,哭泣著,想死,這時一定要介紹到精神科專科醫師。同時宜告知病患,內科和精神科是同一個治療小組,請病患放心到精神科治療,此點很重要。

   談到精神病的藥物治療,運動療法也同樣重要,鼓勵病患,每天要有適當的運動。

 

 

關鍵字:憂鬱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憂鬱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水 的頭像
    阿水

    阿水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