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癌症的病患也隨著增加。最近發表的數據顯示,每年有80萬人罹患癌症,可以這麼說,在一生中,可能會有2人中,有1人得癌症。癌症是日本死亡的第1位,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數有36萬人。此類癌症病患,在精神方面所受的影響,普遍不少。在臨床上,本來精神疾病是較多見,如果有了癌症,大概有半數病患,需要精神照護(Mental care)。

   通常被診斷出癌症的病患,如果當時病患的身體狀況還算不錯,可能容易產生不安或憂鬱。如果使用精神醫學的診斷名稱可能就是適應障礙或者是憂鬱症。癌症病患,通常比一般人的自殺傾向較高,最近的研究數據顯示,大概比一般人的自殺率高出20倍,可以說是一種很大的問題。

   談到醫師應如何告知病患罹患癌症。日本在這方面曾做過研究,有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的協議(Protocall),簡寫為SHARE,可以參考日本心理癌病學(Psycho-oncology)學會的首頁(Home page)。

告知病患,罹患癌症,不致於發生太大的驚嚇。因為這時的病患也要依靠醫師,當醫師告知,病患罹患癌症時,多少會顯得像休克狀態,這時讓病患稍為休息一下,然後談到病患較能接受的語言。例如現在的癌症可以治療,有的還能根治。使病患能夠接納,有一部分的病患,可能因而得救。

   有的到了癌症末期,不久要離開人世的1個月內,有大腦引起的精神障礙,在意識障礙特殊的型態出現的譫妄頻率會升高。談到譫妄發生的原因,有容易發生的原因及直接發生的原因,尤其是注意直接發生的原因,例如,整理舒服的環境,如有癌症的疼痛,可使用止痛藥,要從多方面支持療法,但會談(Counselling無效的情形比較多。如果是普通的癌病患,也就是較安定的病患,對不安及憂鬱,使用一般的精神科的治療即可,其它可使用會談等精神的支持療法。最近做過,大型的研究分析認為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多少會影癌症的預後。

   談到對癌症病患的家屬,也要給予支持。同時經常要詢問家屬,如何支持癌症病患,可做為醫師治療的參考。有的癌病患,經常會去摸腫瘤,結果容易發生孤獨感,還是少摸腫瘤會比較好。還有,有的家屬會對癌症病患多說「加油」,其實那是多餘,不如少說的好。

   談到心理腫瘤醫學(Psycho-oncology)是美國對癌的診斷及告知病患普遍化的時候,產生的可說很新的領域。日本是近10~20年將美國的新觀念引進,同時認識對癌症病患心理調護的重要性。目前日本的心理腫瘤醫學的醫師也在增加。

   談到將來的展望,就是,除了醫師以外,護士,有關癌症的醫療工作人員,大家互助合作,來支持癌症病患,有了這種體制才是最重要。

   心理腫瘤醫學的重點就在心理,對癌症病患要做到身體症狀的緩和,和精神症狀的緩和,兩者都是很重要。

 

關鍵字:精神照護(Mental care)、心理腫瘤醫學(Psycho-oncology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水 的頭像
    阿水

    阿水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