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文談的是失智症(Dementia)的緩和照護,但是失智症的病患多數是有疼痛的問題,因此從失智症的疼痛開始談起。

   從流行病學的統計發現,住在家的高齡者,約有70~80%訴苦慢性疼痛。但是慢性疼痛,每一位病患的認識不同,而且疼痛是看不到的症狀,要有人事先教病患疼痛的症狀,何種情況會有疼痛,否則病患很難表現疼痛。這時要詳細聽取病患訴說的疼痛。

   談到失智症病患,訴說疼痛,因為失智症又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如果是輕度、中度的病患,可以適當表現疼痛。如果不能表現的,就是使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添表格,如果得到分數在10以下,有記憶障礙的病患,或者不能告訴任何疼痛的病患,周遭的人,不易判斷有無疼痛,這時會變得很重要。

   在國外對疼痛有點數化的評估(Assessment),就可知道失智症病患,有無疼痛。

   使用評估表格,具體的要注意那些重點,例如臉部的表情,經常皺眉,或者經常會叫「痛痛」,拒絕照護,表情看起來興奮,同時還會發脾氣,都可懷疑病患有疼痛,如此可以添表格點數化,就知道病患有無疼痛。

   談到失智症的病患要治療其疼痛也不容易。因為病患不知道其疼痛,治療時好到甚麼程度,也沒有人知道。從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有失智症,使用藥物的頻率就會減少,因此,此方面還有需要加以研討。

   住在家的高齡者中,大概有7~8成有疼痛的慢性病,為了治療慢性疼痛,會到處看醫生(Doctor shooping)。這時要如何注意其疼痛及治療其疼痛,使高齡者能夠過自己的生活,可能要使用到認知行動療法。

   如果此類高齡者罹患慢性疼痛,找骨科醫師看病,骨科醫師看到這種病患常會說:「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可能是年齡的關係」,於是有的病患,又開始到處看醫生。但也有病患認為老年人的關係,乾脆看開,雖然有疼痛,自己喜歡做甚麼,就做甚麼與疼痛和平共存。

   談到認知行動療法,日本的做法,是先讓病患瞭解,正確的疼痛,然後醫療工作者,並不提供意見,有病患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目前所知,認知行動療法對於抑憂鬱、發育障礙、慢性疼痛都有效的證據。

   前提是痛到病患無法移動身體時,還是要止痛,首先病患感覺不那麼痛時,就會開始活動,慢慢的活動範圍擴大,疼痛也會越來越輕。

   其次談到安寧緩和照護,當癌症病患,聽到死期近時,要去除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使生活品質不致於太差。同時還要請家屬,保持心理和身體的安寧緩和,同時病患去世時,對遺屬要有照護,這樣的照護才能算周全。

 

關鍵字:失智症(Dementia)、到處看醫生(Doctor shooping)。

arrow
arrow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