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病患可能有1週以上,沒有吃,對低營養狀態(Low nutritional status)的病患,急速補充營養所發生的代謝異常。低營養狀態有蛋白質異化的傾向,因此會進行體蛋白的破壞。因此要補充營養,一下就要改變蛋白同化,如此細胞內液會增加。血清的電解質會移動到細胞內,導致低磷血症Hypophosphatemia低鎂血症(Hypomagnesemia,血色素攜氧功能低下,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會造成嚴重後果。如果對低營養狀態的病患急速補充豐富的營養,就會發生問題。

    本病患的發生是在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兵被美國大兵捉去當俘虜,當大戰結束時,日本俘虜兵獲得解放,有機會獲得豐盛大餐,吃後有2成死亡的報告。本報告,在1951年最初提出,當時並沒有血液生化學的報告。

    現在此類病患在增加,例如癌症病患,做有侵襲的外科開刀病患,其它還有獨居老年增加及失智症病患同時要照護病患,都有發生的可能。此類病患急速補充營養,就會發生再餵食症候群。醫師對此類病患補充營養,就會有致死的報告。尤其發生低磷血症,可以引起血色素攜氧功能低下。通常血色素對氧的親和性很高,當血色素攜氧至末梢組織,很快就把氧釋出。血色素釋出氧,最主要物質為DPG(2,3-Bisphosphoglyceric acid),為2,3-二磷酸甘油酸。如果紅血球中DPG缺乏,也就是血清中,低磷血症時,當血色素氧飽和度,達100%到末梢,還是不會釋放氧,如此末梢的低氧因而發生,同時ATP的產生發生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測定磷及是很重要。低營養狀態的病患,如果快速補充營養,因營養不良細胞,會因蛋白質的產生,而膨脹,於是從細胞外液的鈣、磷、,會向細胞內移動,因此,如有本病患,應測定磷的血清濃度。但此類病患,剛開始測定,的數值在正常範圍內的也有,當營養補給開始時,的血清濃度開始下降,因此,的測定,不能測定1次,營養補充給開始時,應測定多次。

當此類病患,開始補充營養時,細胞內和細胞外的濃度會相差10倍以上,教科書寫著20- 30倍以上,如果細胞內液要增加100mL磷濃度,從細胞外移動相當多的磷,因此,對低營養的病患,不必等到24小時,測定磷及的血測濃度。然後視上述數值的推移,決定測定的時間。對本病患的營養補充不能太急,通常對病患要詳細問診,如果病患在3月內體重降低10%,甚至15%,危險性會比較高病患,另外住院前7沒有吃東西,也是危險性比較高的病患。如果住院前,對飲食狀況不明,同樣為危險性病患。

    從歐美的論文發現,如果危險較高的病患,開始補充營養要從每公斤體重補充5kcal,這是相當低的劑量。普通病患,可以從1015 kcal/kg/日,約在4日至1週時間,才能達到正常營養補充,在此期間,要好好、鈣

    本病患的葡萄糖投予量比普通住院病患少,本病患的葡萄糖的基本消費量在每150~160公克(600~160 kcal, 普通住院病患,葡萄糖消耗量為250公克(1,000 kcal/),此類長期飢餓病患,葡萄糖的需求量不會很高。本病患的體蛋白,比平時,其合成及分解都被抑制,因此,補充營養慢慢來,不能急。

    另外一個可能,通常低營養狀況的病患,在人體內的絕對維他命B1量缺乏的可能性很高。這時投予葡萄糖會使維他命B1的消耗量增加,導致維他命B1缺乏會出現乳酸酸中毒(Acidosis)。同樣低磷血症可以引起乳酸酸中毒。因此,如有高度的低營養病例要補充維他命B群,而維他命B群,不會有劑量過多的問題。

    因此對此類病患初期治療,不要急著營養補充,因為補充營養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增加,細胞內液增加,磷會移細胞內液,就會發生危險。除暫停營養補充,還要中止,細胞內液的增加。這時要測定血清鈣、磷、的濃度。如果恢復基準值內,始開始5 kcal/kg/日速度補充營養。

 

關鍵字:再餵食症候群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再餵食症候群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