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到人工甘味劑(Artificial sweetener)對身體是好是壞,以及如何代謝的問題。日本所使用人工甘味劑,主要有3種:阿斯巴甜(Aspartame:APM)又稱代糖、三氯蔗糖(Trichlorogalactosucrose:TGS),俗稱蔗糖素(Sucralose)、乙醯磺胺酸鉀(Acesulfame potassium)。另一種糖精(Saccharin)使用得很少,因此,上述前3種,使用得比較多。
這種人工甘味劑,由人工合成比砂糖還要甜,而且可代替砂糖。所使用人工甘味劑有3種,但其構造和代謝都不一樣,還是有必要加以瞭解。
|
胺酸 |
Aspartic acid |
而多產生甲醇( Methanol) ,其在果汁及酒裏所含成分,還不到1/10,不必膽心此點含量的副作用。
談到Aspartic acid及Phenylalanine兩種胺基酸,經同樣徑路,可以1公克產生4大卡(kcal),其為砂糖1/200,如以砂糖量比較,熱量幾乎等於零。這種有兩種胺基酸連結在一起,就會有甜味感覺,如果分解後就會沒有甜味。
其次談到蔗糖素(Sucralose)很象砂糖,名稱為類似砂糖,羥化作用( Hydroxylation)後轉變為鹽(Salt)。本來Sucralose在小腸會被分解為葡萄糖(Glucose)及果糖 (Fructose),但不能如此被分解。只能保持為原來的鹽,由8~9成從大便排泄,不會進入人體。
Acesulfame potassium有苯環( Benzene ring ),可從上部小腸吸收,1~2日內,從小便排泄。這種甜味,除在口腔,在消化道也會有甜味感覺。
人工甘味劑最好每種都要分開寫出來,分開討論,會比較好。而且人工甘味劑,如果使用單一劑,吃過後,可能會有苦的感覺。通常使用兩種人工甘味劑,合併使用,如Aspartame與Acesulfame potassium。如果使用單一劑人工甘味劑,還要加一點砂糖,如此味道會更好。
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顯示,喝人工甘味劑者,比沒有喝人工甘味劑者,容易罹患腦血管障礙及失智症。但日本學者解釋,喜歡喝人工甘味劑者,也就是,容易變成糖尿病,其實,其本身就有糖尿病傾向病患。再加上喜歡喝人工甘味劑,而已誤認為人工甘味劑為糖尿病的標記(Marker)。後經專家不斷研究,發現人工甘味劑,並沒有不良副作用,如果能夠好好利用,有益身體。
談到糖尿病病患喝人工甘味劑,要注意,就是,不因喝了人工甘味劑,血糖會升高,如果空服喝工甘味劑,繼續工作或勞動,就會發生低血糖,食欲也會增加,這也就會發生危險。這種情形之下,還是要喝砂糖飲料,以防血糖過低。
關鍵字:人工甘味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