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發現貧血(Anaimia)病患要檢查,1個紅血球大小稱為MCV,即為平均紅血球容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MCV基準值為80~100fL,MCV為基準貧血分為下列3種:
1. MCV>100→大球性貧血(Macrocytic anemia)。
2. MCV<80→小球性貧血(Microcytic_anemia)。
3. 上記以外→正球性貧血(Normocytic anemia)。
貧血最多見為缺鐵性小球性貧血,佔90%以上。大球性貧血較少見,有些有維他命缺乏或甲狀腺機能障礙,一般醫師可處理貧血外,還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形成貧血,要有專科醫師才能處理貧血,初期鑑別診斷很重要。
使用血算MCV很快就可算出來,在流行病學何種疾病,會造成大球性貧血的問題。在大球性貧血最常見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而不是巨紅芽球性貧血(Megaloblastic anemias) 。有研究統計,大球性貧血中,約有40%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如果高齡者,其比例,可能為升高,其次為20%為巨紅芽球性貧血,以後就是溶血性貧血、肝臟障礙、再生不良性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等,僅有數%。
談到大球性,在教科書上會連想到巨紅芽球性貧血,這種情形是5人中有1人,其中有2人中有1人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
談到貧血檢查,並不是單做貧血檢查,還要詳細問診。對於做過胃全摘除術、慢性腎炎、慢性肝炎及甲狀腺機能障礙過去病史都要詳細聽取,連喝酒病史及曾經服藥情形,都要加以注意。做身體檢查時,要注意貧血外,還要注意眼球結膜,有無黃疸,檢查舌頭也很重要,如果舌頭發紅,乳頭萎縮,就要考慮萎縮性舌炎( Hunter glossitis),如果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會有缺乏表情,皮膚乾燥,沒有彈性,毛髮脫落,脈搏減少及基礎代謝低下,也就是要注意病患全身情形。如果問診及身體檢查完後,接著血液檢查,要注意,有沒有其它血球的減少,血小板、白血球減少,血球形態異常,及MCV數值。如果其它血球減少,是有血小板減少,則溶血性貧血及甲狀腺機能障礙的可能性降低,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再生不良性貧血及巨紅芽球性貧血,就要做鑑別診斷。如果末梢血有顆粒脫落或減少的嗜伊紅性白血球要考慮可能巨紅芽球性貧血。
總之,重視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溶血性貧血、肝機能障礙、甲狀腺機能障礙及喝酒過多等情形。如果按本病患血液檢查順序,還要做有關甲狀腺的關係,有無溶血,如果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還要做骨髓檢查。
其次談到甲狀腺機能異常,如何引起貧血。甲狀腺機能低症下症有10~40%發生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分為2種:
1.直接由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引起貧血。
2.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合併症引起貧血。注意有無合併症,要詳細檢查。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有種種原因引起,最常見為慢性甲狀腺炎,也稱為橋本病。橋本病為自體免疫性疾病,而合併有惡性貧血,要注意,有無大球性貧血,同時要注意,B12及葉酸(Folic acid)。要注意,有時也會出現與橋本病無關貧血。貧血通常為輕度,其發生機轉為,甲狀腺機能低下症,使代謝也低下,末梢組織氧氣需要量也減少,血中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也減少,因而骨髓產生紅血球數量也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所有病患為大球性貧血,也有正球性貧血。
現較注意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引起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也引起輕度小球性貧血,發生原因,還不十分清楚。
關鍵字: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