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胃食道逆流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其定義是以症狀來定出。主要症狀就是胃口難受。但是詢問病患胃口難受,有的病患還是不能瞭解。可以使用另一種問法:胃部上方會不舒服,或者會燒灼的感覺,或者胃部有刺痛的感覺。其它還要詢問有無吞酸水,如有就可診斷為胃酸逆流症。

   在日間容易發生,當吃過巧克力或者甜食後容易發生本疾患。身體向前彎曲,如要拔除庭園的雜草時或者壓迫腹部的動作時,也容易發生。有的病患,早晨起床後枕頭濕濕的,可能是夜間有食道逆流症出現。也就是說,胃食道逆流症的飲食和姿勢很重要。因此,如果有胃口難受的病患,飯後宜避免馬上橫的躺著,最好是站著或者坐著,如此胃與食道是縱的排列,因地心引力的關係,不容易發生吐酸水。飯後胃酸分泌很多,如果橫的躺著,胃酸很容易流入食道,最容易就是發生在晚餐後就馬上在床上橫的躺著睡覺,如此很容易引起食道逆流。現在日本的上班族很容易發生這種事情,因此病患在增加中。日本的統計資料顯示,從前就有高齡者的GERD,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女性的高齡者,有很多是嚴重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女性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體型會向前彎曲,因此胃酸逆流後,就不容易回到胃。有的報告,攝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容易發生GERD,但有的報告認為關係不大,可能是速食餐的關係較大。談到與肥胖的關係,在歐美普遍認為本疾患與肥胖有關。但日本的報告,有的與肥胖有關,有的報告說沒有關係。其中還有一個原因,BMI的定義,歐美是30,日本是25,因為標準不一樣,很難作比較。

   除了自覺症狀,內視鏡檢查,日本已推出,日本消化器病學會,有關GERD的診斷與治療指引。如果要從症狀開始治療時,可先投予PPIProton pump inhibitors觀察病患的反應如何。也有從內視鏡檢查後確定有GERD後開始治療。

   內視鏡所見為扁平上皮與圓柱上皮的境界附近有靡爛和潰瘍為GERD。但是僅有扁平上皮肥厚的,日本人較多見。日本的流行病學檢查,有胃口難受的病患,僅有15~20%會有靡爛和潰瘍,此類變化稱為粘膜障礙。其它的有白色混濁的逆流所見,但沒有粘膜障礙的病患,其實還是很多,此類病患,還是有症狀。因此病情的變化,有不符合的情形發生。也就是說,有胃口難受,但內視鏡檢查,並沒有GERD的變化,稱為NERD(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此類病患的數目比較多。因此並不是食道沒有靡爛就沒有食道炎,如果進一步做生檢,可能就會發現食道發炎。

   在這種情形下,可做治療後的診斷。按日本的指引,第一選擇藥物為PPI test。使用足夠的劑量,投予4~8週,如果在4週有效,就可診斷為GERD。如果沒有效,再檢查一次內視鏡檢查,從新檢討。如果還是行不通,那就要做生理學的檢查,計測食道內壓及PH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氫離子濃度指數),然後評估病態後,如決定治療方針。

   談到PPI投予的問題,日本是早晚飯後服用的情形比較多;歐美則早餐前投予的情形比較多。因此,如果一日投予一次的效果不明顯,可以分開2次早晚服用。最重要的就是病患服藥的順從性的問題。如果一日服用一次,順從性會比較好,視病患的性格來決定。藥物治療的時間為8週為原則,其後使用一半劑量,作為維持劑量。如果這樣的治療後還會再發,再度使用足量(Full dose)治療。然後使用內視鏡檢查,如有減輕,再回到一半劑量為維持劑量。藥物使用的劑量,有的病患要使用到倍量,或4倍量,視病患的情形來決定。

   談到飲食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飯後,馬上橫躺。最好睡覺的時候,身體能夠提高10度,如此橫躺時,可防止胃酸逆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