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末梢動脈疾病合併高血壓,全世界都在慢慢增加。今年在知名的「Lancet」醫學雜誌曾發表一篇文章,對本疾患做大型分析,在富有的國家及貧窮的國家,本疾患都有增加的趨勢,本疾患與種族無關,將來全世界可能有1/4的人口,也就是25%人口,會罹患本疾患。目前日本的本疾患也增加很多。
   談到末梢動脈疾病具體的代表,在教科書寫明的動脈硬化性的疾病,也就是從前所說的貝爾格氏病(Buerger's disease),現貝爾格氏病已少見,目前所見到的,大部分是動脈硬化性的末梢血管疾病。
   談到末梢動脈疾病合併高血壓的診斷。年齡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次為有糖尿病患及吸菸的50歲以上的人,同時還要注意,過去有沒有腦血管疾病,都要確認。在問診時,注意目前病患的狀況,在教科書,曾提到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也就是走路時會發生疼痛。但是在臨床上往往缺乏自覺症狀,因此醫師要主動的提出問題和病患討論。向病患提出問題,就是寒冷時腳會不會很冷,另一種是腳趾罹患香港腳時,不易治癒,或腳部受傷後同樣不易治癒,腳尖的顏色蒼白(Pale),此等問題都要把它問出來。其它還要確認,典型的走路時,腳部的疼痛及麻麻的感覺。實際上很多病患,都沒有被發現,可說隱藏起來。很多腳痛是阻塞性動脈硬化疾病,但還是找骨科醫師看診。
   如果有末梢動脈疾病合併高血壓的病患,比起沒有合併症的病患,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險會高出6倍。同時如果有合併末梢動脈疾病的病患,可能有3~5成的病患,有隱藏的,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合併症。因此問診是很重要,如果病患勞動時有胸部的症狀,可能與心臟疾病有關,如果曾有意識不清或四肢有麻麻的感覺,可能與腦血管障礙有關。應向病患提出此類問題。在診察所見,心疾患有Ⅳ音,過多的心音,如果是腦血管疾病,頸動脈會出現雜音,因此要聽診。其它有Polyvascular disease,可能有兩種以上的血管床(Vascular bed),有潛伏的血管疾病。當然,不僅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其它還有動脈瘤,及腹部的動脈的搏動都要確認,也就是說,要注意全身的血管。
   雖然對此類病患的檢查,可以使用,頸動脈超音波,或腦血管的MRI來檢查的問題。不要因有末梢動脈疾病,就要做上述檢查,因費用太貴,可能不是一般病患負擔得起。因此, 從問診及診察發現異常,例如頸動脈可聽到異常的雜音,進一步可做頸部的超音波檢查,如果做超音波檢查,發現有狹窄或有大的斑塊(Plaque)那就要做腦MRI或腦MRA檢查。
   其次談到治療,本病患因罹患末梢動脈疾病,因此多數病患服用多種藥物。有時病患不十分瞭解服用的藥物。尤其是末梢動脈疾病,發生間歇性跛行,服用降血壓的藥物並沒有改善。其實降血壓的藥物,主要是預防心臟病和腦中風。至於間歇性跛行,要從生活習慣的改善,尤其是要禁菸,同時做適當的運動就會發生效果。
   談到對於嚴重的末梢動脈疾病的用藥問題,有人贊成,有人不贊成藥物治療,但日本的高血壓學會的指引,血壓宜降到140/90mmHg以下。使用β阻斷劑對於間歇性跛行及手腳冰冷都有效。總之末梢動脈疾病常合併頑固性的高血壓,因此能夠使用的藥物盡可能使用,務必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才是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水 的頭像
    阿水

    阿水

    阿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