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左右的女性,當經期前會發生,如同狹心症的心悸,當生理期開始,症狀就會減輕。女性荷爾蒙(Estrogen)、黃體荷爾蒙(Progesterone)對對心臟血管都會有影響。
對女性性週期,女性荷爾蒙很低的經期,會發生心室性期外收縮(Ventricular extra-lateral contraction)、上室性頻拍症(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特發性心室頻拍症(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通常女性荷爾蒙有延長心電圖QT的作用,尤其對女性較明顯。但黃體荷爾蒙有縮短QT的作用。實際上,經期心律不整的表現,以兩者來作比較,較重要。
也就是說,經期前女性荷爾蒙優位,經期開始,黃體荷爾蒙會升高,其比會有顯著變化。這種情況很可能起因為心房性及心室性期外收縮引起的心悸。女性40歲左右,就會開始出現更能期障礙,較易發生心律不整,或者狹心症,此點也不能疏忽。這時容易發生,稱為微小血管狹心症。這種疾病發生在比較小的冠狀動脈,微小血管約為100μm以下,發生收縮亢進,或擴張反應不全引起的凍結現象。其狹心症與普通狹心症,不大一樣的狹心症。最容易發病年齡,在40~50歲年代。
實際上發生微小血管收縮,會發生類似不定愁訴症狀( Unidentified clinical syndrome)出現,如消化道症狀、下巴疼痛、肩胛疼痛、頭後部疼痛等多采症狀。
徵小血管狹心症,如使用普通狹心症特效藥,硝酸劑( Nitric acid),如 Nitropen ,有效,有效僅有50%,反而Diltiazem,一種心抑制型鈣拮抗劑較有效。如果症狀嚴重時,可做心導管檢查,可以誘發小血管的痙攣,做乙醯膽鹼(Acetylcholin)或麥角新鹼(Ergonovine)的負荷,即使做心導管檢查時出現症狀,或心電圖有變化,但顯影劑造影,並沒有冠狀動脈的收縮。這種病患,可懷疑微小血管狹心症,或者有冠狀動脈竇的乳酸值亢進,很可能冠狀動脈預備功能降低(Coronary artery preparation is reduced)。
這種心臟小血管痙攣,也可屬於狹心症的一種。但亞硝酸劑,僅有5成有效。因此,就能改為Ca拮抗劑,即Diltiazem的治療效果很好。
微小血管狹心症,可視為血管內皮的疾病,如果不能改善,可服用,硝酸劑,如有脂質異常服用Statins,如有高血壓要服用ACE阻礙劑,如有新陳代謝症候群,要做適當運動及飲食療法,加上適當飲酒,禁止吸菸,再加上精神上支持,仔細聽病患的訴苦,並提出建言。
如果心悸的發作,不是因心律不整引起,而使用Maintate為β-blocker,對微小血管狹心症,不是很適合。
如果病患罹患冠痙縮性狹心症(Vasospastic angina:VSA),很可能發生期外收縮(Extrasystole),可使用Holter心電圖檢查,以確認,有無罹患期外收縮。
如果在經期容易發生狹心症或上室性頻拍,或者卵泡早期,誘因明顯時,可做Holter心電圖檢查。另外對微小循環的評估,對門診病患,可做Endo-PAT的血管內皮機能檢查,也是一種方法。如果上述症狀反覆發作,可視為有可能罹患微小循環狹心症。
病患如果經常在生活上,有某種壓力,可能症狀也會加重。因此,此類病患不能用不定愁訴症狀把它了結,應該還要進一步檢查微小循環障礙、狹心症、心律不整。
一般女性荷爾蒙,到了60歲中期後就會發生枯竭。通常微小循環狹心症,發生在動脈硬化引起,同時還會引起狹心症。而且,其預後,與一般狹心症(動脈硬化性不同),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較少見。
因此中年婦女,如果有經期週期的心悸,還是要對心臟加以檢查。
關鍵字:月經週期的心悸